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四川省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四川省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四川政府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2-10-10 14:10:02

(2012—2017年)

2012年9月

目录

序言(1)

第一章规划背景(2)

第一节自然条件(2)

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3)

第三节存在问题(4)

第四节发展机遇(5)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6)

第一节指导思想(6)

第二节基本原则(6)

第三节发展目标(7)

第三章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8)

第一节优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8)

第二节特色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13)

第三节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16)

第四节与特色产业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17)

第四章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19)

第一节交通(19)

第二节水利(21)

第三节能源(22)

第四节通信(23)

第五章积极推进城镇化和新村建设(24)

第一节城镇建设(24)

第二节新村建设(26)

第六章加强扶贫开发与社会建设(27)

第一节扶贫开发(27)

第二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29)

第三节社会管理(32)

第七章扩大对外开放合作(33)

第一节推进南向开放合作(34)

第二节加强与成渝经济区和安宁河谷地区合作(34)

第三节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35)

第八章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35)

第一节生态建设(35)

第二节环境保护(37)

第三节防灾减灾(37)

第九章政策措施(38)

第一节政策支持(38)

第二节组织协调(42)

序言

金沙江自青藏高原蜿蜒而下,其下游流经我省攀枝花市、凉山州和宜宾市的13个县区,该区域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极具开发价值。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支持乌蒙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历史机遇,以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为契机,加快建设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强势,努力探索资源富集区科学发展、跨越提升之路,努力走出民族地区改善民生、富民和谐之路,对于我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以及《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重新印发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总体思路和10个专题方案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等精神,特编制本规划,以指导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规划范围包括攀枝花市仁和区、西区、东区、盐边县,凉山州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布拖县、金阳县、雷波县,宜宾市屏山县、宜宾县、翠屏区。规划期为2012—2017年,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自然条件

金沙江下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能、矿产资源,同时又是生物、旅游资源高度富集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点区。规划区位于川滇黔结合部,区位条件独特,连接我省攀西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与周边的云南、贵州经济联系紧密,属于攀西—六盘水能源资源富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南向开放的前沿。该区域处于云贵高原与四川西部高山高原区过渡带,属高山峡谷和干热河谷区,山地面积比重大,地形地貌复杂,海拔垂直差异悬殊,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区内水系发达,水能蕴藏量巨大,仅金沙江干流在建和拟建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等大型电站装机总容量就达到4130万千瓦。矿产资源高度富集,钒钛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较大影响力,攀西地区已探明钒钛磁铁矿储量超过70亿吨,钒储量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位,钛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同时还有丰富的铅、锌、铜、磷等矿产资源。光热资源非常丰富,冬春逆温效应显著,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具有反时令生长、热带作物品质较高等特点。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烤烟、蚕茧、石榴、柑桔、苦荞、黑山羊等农畜产品特色突出,是国家“东桑西移”重要基地和四川重要草食畜禽生产基地。旅游资源绚丽多彩,马湖、龙肘山—仙人湖、红格温泉、金沙江峡谷等自然风光秀美,大型电站建成后形成的高峡平湖,将成为世界独具特色的湖光山色景观。

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

规划区幅员面积2.65万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472.1万人,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93.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64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4.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0.8:66.5:2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8933元和6515元。规划区初步形成了以清洁能源生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机械制造、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增加值达到903.6亿元,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588家,其中攀钢集团、钢城集团、五粮液集团等大型企业进入了全国工业企业500强。城镇化水平达到42%左右,攀枝花市、宜宾市正在加快建设百万人口城市,会理县、会东县、雷波县等县城发展极具潜力。规划区现有攀枝花、宜宾机场,已建成和在建成昆、成贵铁路以及京昆、内宜、宜水、乐宜和丽攀等高速公路,与外部联系条件将极大改善。

规划区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省主要的民族聚居区之一,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歌舞和民间工艺独特,彝族“火把节”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古代“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军巧渡金沙江为中国革命史写下光辉篇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取得明显进步,彝区就地免费职业教育逐步推进,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5%以内。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条件极大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逐步推广。深入实施综合扶贫开发工程,“彝家新寨”建设和彝区 “三房改造”行动计划成效显著,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第三节存在问题

规划区在产业培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扶贫开发、资源环境制约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一是优势资源开发滞后,产业支撑薄弱。资源优势还未转化为产业优势,水电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工业以矿产资源采选冶炼等传统产业为主,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瓶颈制约明显。沿江公路和内河航运等交通主干道以及区域内部交通网络尚未形成,区域内外缺乏快速通道连接,现有公路、铁路网密度均远

相关热词搜索: 四川省金沙江下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下一页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