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3个月的小路最近心情有点郁闷,前不久央视3·15特别节目播出的有关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显示,在轿车车厢这个相对密闭的狭小空间里,存在着很多可能散发出刺鼻气味的载体,例如座椅中的皮革以及发泡海绵,仪表板、车门内衬板等塑料材质的配件,车顶毡、脚垫里含有的化纤成分,以及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各种粘结剂,这些载体中可能危害身体健康的气体最常见的是甲醛、苯等有机物。
节目中还特别提到,部分豪华车型阻尼板含有70号沥青成分。而沥青是煤焦油或石油提炼后产生的残渣,因含有多环芳烃及硫、酚等多种对有害物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早在1976年就将煤焦油沥青列为一类致癌物质。据悉,一辆车需要贴阻尼片的部位有八到十二处,其中大多位于封闭的汽车驾驶室内,总面积约3平方米,沥青的总用量大约为十公斤。
车内空气污染危害大于外界
半年前,小路和先生精挑细选了一辆国产品牌的新车,当时两个人的主要关注点都在汽车性能、性价比、油耗等问题上,而恶补了一番车内污染相关知识后,小路对自己的新车真是又爱又怕——现在,PM2.5的危害性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但车内空气污染危害性甚至比外界空气污染还要大。
“有数据显示,车内空气有毒气体的超标,对人体的损害远超于空气污染及PM2.5,消费者身在其中无异于在‘吸毒’。”南京消费者协会秘书长钱立根在一次研讨会上介绍,车内空气污染还没有引起公众足够的重视。“在不到5平方米的车厢这一狭小的空间内,如果潜伏着大量有害物质,其危害则更大。”除了汽车自身存在的污染源之外,外界不良空气也会进入车内,而现在还很少有汽车产品能对此有良好的应对办法。
深圳消委会曾参考《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车内空气的检测试验结果显示,83.3%的送检车辆车内空气质量不合格。中国科学院所属中科理化环境分析研究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车内空气中所含的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比室内平均超标30%,菌落总数平均超标77.65%。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的检测数据显示,近七成车辆车内空气质量不达标。
新车半年之内最好别让准妈妈和宝宝坐
最近小路坐车时常常头疼、恶心、打瞌睡,她还以为是妊娠反应,没有在意,但看了车内污染的相关节目后,她担心是与车内环境物质污染超标有关。呼吸科专家也表示,这些症状如果经常发生,就要小心这可能患上“污染综合症”了。
国外一项研究测试发现,新车出厂后,车内有害气体浓度很高,挥发时间可持续6个月以上,而较严重的车内污染一年才能彻底消失。而目前许多购买新车的年轻家庭就是为了方便孕妇和新生儿的,由于有害物质不能得到排除,所以刚买来不到一年的汽车并不适于孕妇和婴儿使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