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健康工程 > >> 当心!车内污染首先会伤害准妈妈和宝宝

当心!车内污染首先会伤害准妈妈和宝宝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4-03 16:47:02

  据了解,目前车内污染物有四大类。第一大类是化学物质,如甲苯、二甲苯、有机挥发物、甲醛、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第二大类是微生物,微生物中包括细菌、真菌、螨虫等寄生虫;第三大类是电磁辐射污染;第四大类是噪音,有发动机噪音、风噪、胎噪等情况。

  “夏天车内空调大量使用,为了减少空调给发动机带来的负载,很多人习惯将车内空气流通模式设置为内循环,这样车内劣质装饰产品所散发出的有害物质就不能排出,会对驾乘者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一家汽车服务连锁机构的负责人介绍说。“即便是带宝宝乘坐买了半年以上的车外出旅行,也要控制好孩子呆在汽车里的时间,尤其是密闭的车内,以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呼吸新鲜空气。

  限制车内污染迫在眉睫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丁新民博士介绍,国内车内环境污染案例不在少数。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甲醛气体过敏引起咳嗽的案例,该案例中的某消费者花了不菲的价格买了一辆车,但不久后就医院被诊断为“甲醛接触反应”,这也是国内第一例法院判决退还汽车并赔款的案例。

  另一个是关于车内苯污染超标导致死亡的案例。2002年,某消费者购买了一辆新车,刚买回来时就觉得有异味,消费者使用新车一个多月后就出现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半年左右后这位消费者就病逝了。对此,装饰协会认为这辆车内苯含量高,但当时尚无车内污染评价体系,因缺乏评判依据,该案例最终没有宣判。

  2012年3月,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出台实施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车内污染的法规。专家指出,这一填补国内机动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空白的指南标准太低,其采用的是室内空气标准的上限水平,而且也没有欧盟、北美等发达地区和国家严格。比如,根据德国制订的车内环境标准,甲醛含量不能超过0.08毫克/立方米,而我国标准是不能超过0.10毫克/立方米。而且该指南只规定了车内空气中8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设定限值,对于外部空气循环过滤进入汽车车内等其他技术环节,并未作规定和要求,但这也是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污染的重要来源。

  事实上,许多消费者只是通过嗅觉及触摸内饰等来判断车内空气质量。无锡市汽车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评价指南的出台本来是一件好事,对于长期以来困扰消费者的车内异味,包括车内空气污染的投诉有了依据,改变了此前“无标可依”的现状。但这个指南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并不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对于消费者而言,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