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广元利州区:引领川东北经济区崛起的“利剑”

广元利州区:引领川东北经济区崛起的“利剑”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新华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6-10-08 09:47:21

    利州区的地标之一:万达广场

    新华网成都10月8日电(唐倩 袁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1.5%;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城镇居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5%和14.8%……
    这是广元市利州区在“十二五”期间的经济数据,如此成绩,放眼整个川东北经济区的县域经济体,利州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广元市第七次党代会之际,市委书记王菲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明确表示了未来五年广元发展战略的总目标:到2020年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的跨越。
    目前,广元市有7个县区都是贫困县区,其中3个国家级贫困县,4个省级贫困县。对于利州区这个广元市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来说,肩负着支撑整个广元市增长动能的任务,甚至进一步带动川东北经济区的发展脉搏。那么,利州区做了什么?

    利州区的081产业新城
    工业:“三个百亿产业”集群整装待发
    利州区目前已拥有回龙河工业园区、081机电产业园区、日航工业园区、大石食品工业园区以及正在打造的泉坝工业园区。按照产业布局,规划好、建设好工业园区栽好工业园区这课“梧桐树”,将引来更多的工业项目“好凤凰”。在此过程中,利州区坚持坚持走集群集约、产业高端的工业强区之路,力争形成“三个百亿产业”集群,“4+2”工业体系。
    其中,利州区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的日航高新产业园,是以机械、电子、新型材料制造为主的高新园区,项目总投资40亿元,全面建成后,将实现主营业务收益40亿元,解决就业3500人-8000人,可实现税收3.5亿元。目前,园区已经签约入驻7个项目。
    而军转民的081工业园区,今年计划投资4.63亿元,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2.425亿元,占年度目标52%,二期场平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8%,10号厂房已正式开工建设。
    利州在探索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工业的道路上,没有把集群看作简单的企业扎堆,而是科学“织就”园区网,并将科技含量、投入产出强度及相互关联度视为重要的准入标准,努力“串活”产业链,通过园区建设助力工业快速发展,为广元经济腾飞添砖加瓦。
    王菲在今年党代会期间谈到,广元市作为一个连片贫困地区,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进行大开放,大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科技,引进人才,实现与其他经济区域大的合作,引进更多的企业人才来广元发展。这一点,在利州区体现得淋漓尽致。
    工业的强劲增长对经济的带动效果显著。据悉,2015年,利州区生产总值实现206.3亿元、增长7.8%,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063元、9240元,分别增长8.5%、10%。

    利州区赤化镇农业园区建设的太极潭
    绿色: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构建
    绿色发展,利州区在“破”和“立”之间校准了精确的着力点。
    “立”——“十二五”期间,利州区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发展工作,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区,建成省级生态乡镇9个,省级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村64个,省级生态农业园区2个,省级人居活动小区1个,创建绿色学校10所、绿色社区10个,成功打造天曌山4A旅游景区,成功创建金洞乡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乡。
    “破”——利州区不断积极开展气水土声等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关闭天台水泥厂等落后产能企业10余家,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3家,组织废弃类水泥、砖瓦行业18家企业进行了达标建设。低碳城市建设加快。长期坚持走低碳发展之路,大力实施“低碳园区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创建、生态人居改善、试点示范引领、基础能力提升”五大工程。
    在“十三五”规划的绿色篇章中,利州区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建成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总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和保护自然生态为根本着力点,做强绿色生态产业,实现全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快建设美丽利州。
    其中利州区的重点工作,省市区三级重点打造的民生工程——利州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目前暂定名:曌城),建成后将成为国家级生态康养示范区、广元城市会客厅、区域旅游集散地。该总投资逾100亿元,位于万源片区西南角,项目总占地约3000亩,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互联网+康养+文化+旅游”为主轴,建设现代新型智慧文化旅游康养旅居之城。项目的开发建设符合国家加快养老服务的时代趋势,符合四川旅游资源大省的卓然地位,符合广元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是文旅兴市的有力支撑,是促进投资、吸引消费、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石。
    这不仅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对经济发展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州区建设的千佛新村
    脱贫:对症下药,攻坚克难进行时
    广元自然条件差,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现有贫困人口6.57万户,22.98万人,占总人口的10.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脱贫攻坚,广元面临的是一场硬仗。
    “对症下药、看脸上菜”,对于利州区来说,脱贫工作就是如此直白——缺收入的,要帮助解决收入问题;缺就业的,帮助他解决就业问题;缺技术的,帮助他解决技术问题;缺产业的,帮助他解决产业问题。
    通过精准施策,动员各方面力量,大打脱贫攻坚的战役,利州区真正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
    在利州区白朝乡食用菌产业基地,记者看到,仅花一年时间,从建成到培育到盈利,徐家食用菌产业基地拿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据悉,该基地采取“专合组织+基地+大户+标准”模式建立,因地制宜建立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体系,加强与科技院校合作,强化农户技术培训,推广使用香菇栽培新技术和香菇储存、加工新设备。同时,积极培育大户和落实优惠政策,通过运用行政、技术、法律和经济手段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监测。食用菌标准化示范乡建成后,还将进一步带动全乡具备条件的农户加快发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
    除了食用菌产业,利州区白朝乡为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把特色种养业作为重要突破口。利州区为此建好产业发展机制,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作为产业帮扶的典范,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省商务厅、省农发行扶持利州区的石斛产业基地在白朝乡魏子村生根发芽。这种由政府主导引领、各方支持配合实施的脱贫项目,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市场前景进行了项目筛选。
    利州区委书记刘襄渝介绍说,在整个广元市的脱贫攻坚进程中,利州区将坚决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坚决把“精准”二字贯彻落实到扶贫全过程,真扶贫、扶真贫;坚决把脱贫攻坚中的督办关怀转变为强大动力,决胜脱贫攻坚,交一份让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组织放心的答卷。
    任务清晰、工作扎实、对象精准,这三点让利州区在扶贫实践中创新工作模式,总结出好的经验、好的办法、成效明显。正如刘襄渝所说,“要跳出扶贫抓扶贫,首要任务在增加农民收入,着力重点在增强内生动力,现实路径靠形成产业支撑。”
    工业、绿色、脱贫,这三张牌贯穿了利州区过去和未来的发展逻辑,也代表着整个川东北经济区的成绩和信心。
    未来,利州区将落实“改革创新、共建共享、领先发展”的发展取向,聚焦聚力经济建设“四大主战场”,认真开展“四大强区行动”,扎实推进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确保到2017年底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努力把利州建设成为川东北经济区乃至全省综合实力一流的现代化市辖区,名副其实成为引领川东北经济区崛起的一把“利剑”。
 
 
相关热词搜索: 川东广元经济区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