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聚焦企业 > >> 【工程技术研究院】打造特色创新文化 凝...

【工程技术研究院】打造特色创新文化 凝聚强大精神合力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四川企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25-07-14 15:21:26
【工程技术研究院】打造特色创新文化  凝聚强大精神合力  以高质量文化建设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和未来走向,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落实文化强国文化强企战略,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地位,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义。在科研院所中大力推动文化建设,激发全员创新创效活力,更是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把精神文化有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实践基础。
   随着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油气并举”的战略部署,四川盆地也迎来了天然气大发展的“黄金期”,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全面提速。2020年西南油气田公司全面建成300亿战略大气区,2022年油气产量当量突破3000万吨,成为全国第五大油气田,2023年再次突破3000万吨,并成功跨越400亿。工程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程院)作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井工程技术的“参谋部”“研发部”,为油气田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了工程力量和工研智慧。
一、深化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一)立足职能定位,支撑川渝油气高效开发
   工程院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下属,集油气勘探开发井工程方案设计、工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现场技术监督、质量检测管理、实验评价及井完整性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生产单位。主要负责油气井工程特色技术研发与推广、技术评价与筛选、方案编制与设计、现场监督与质量检测以及井完整性管理的技术支持、跟踪评价等工作。下设9个机关部门,15个基层单位。基层单位中有7个科研所,3个实验室,2个监督室,2个后辅单位,1个托管公司。全院共有员工453人,平均年龄39岁。
   目前拥有钻井、完井试油、增产改造、采气工艺及井完整性五大领域257项技术,其中碳酸盐岩大斜度井水平井精准酸压技术、含硫深井气举排水采气技术等10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精细控压压力平衡法固井、气井安全风险定量评价技术等69项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64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备开展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压裂酸化材料评价、采气工艺实验评价、井下工具检测、固井水泥浆评价、钻井液性能测试等测试评价能力和配套工具研发能力。拥有国家级科研实验平台1个、省部级实验平台4个、西南油气田公司级实验平台3个,拥有实验科研软件51套、设备156台套,是“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中国天然气工程技术研发系统”核心成员单位,是“中国石油碳酸盐岩气藏开采”支撑单位,“中国石油海外阿姆河气田采气工程技术”支撑单位。
(二)川渝油气田高质量发展科研院所文化建设赋予新使命
   “十三五”以来,得益于天然气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的长足进步,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致密气)不断取得新的发现和突破,天然气储量、产量持续高峰增长,有力落实了“大力提升国内勘探开发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未来,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战略,四川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出了建设中国“天然气大庆”的目标,给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
   随着西南油气田勘探开发从“常规到非常规”“200亿到300亿再到400亿跨越”“从产量提升到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三个转变,2023年开始全球第一口地质条件最复杂、钻井难度最高的万米深井——深地川科1井开钻,西南油气田不断挑战极限,向地球深处寻找油气答案,工程院作为西南油气田工程技术领域的“尖兵利刃”,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同样面临着人才、技术“两大挑战”。如何深化科研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全体干部员工,提升整体科研实力成为重要课题。
)建成一流研究院远景为科研院所文化建设提出要求
   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启示都将是推动发展最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倍加珍惜并传承弘扬,使之成为永远不变的发展基因。围绕西南油气田公司“五中心”职能定位(“井工程技术设计中心、井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井工程技术监督与检测中心、井完整性管理中心、井控技术中心”),工程院提出了“做大做强科研实验板块,做专做优工程技术服务板块,做实做好工程监督板块,做细做稳后勤服务板块”发展部署,实现了快速发展、稳健发展。
   工程院二十多年的发展,就是一部传统育人、精神铸魂的成长史;一部堪当重任、砥砺奋进的创业史;一部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开拓史;是一部众志成城、勠力同心的奋斗史。面向未来,工程院党委班子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扛起西南油气田公司井工程高质量发展重任,把高质量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油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宏伟蓝图一绘到底。把企业目标、思路、战略融入文化,凝聚推动技术进步、人才成长,文化建设成为院实现开创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时代品牌引领行动为科研院所文化建设提出新期待
   2022年,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印发《文化引领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贯彻落实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组文化引领战略举措,加强新时代文化建设力度,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用先进石油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打造“新时代党建工作和天然气全产业链创新创效双标杆企业”。
   为了持续推动文化引领专项工作,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计划开展新时代品牌引领行动,工程院将致力于打造以超深超高压井工程技术为重点的“天然气井工程”品牌,积极贯彻落实“四深战略”,聚焦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双十工程”,以超深超高压井工程技术突破为重点,致力于形成一批基础性、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形成西南油气田井工程技术全产业链技术谱系,打造超深油气原创技术策源地,以品牌价值全面推动西南油气田公司高质量发展。
工程院深化文化建设实践
(一)强化顶层设计绘制文化建设基本面
   以顶层设计为中心。结合西南油气田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三步走”发展战略,为进一步加深广大干部员工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工程院党委领导班子,统筹谋篇布局,形成了“1365”党建工作思路和“14235”总体发展规划,其中文化铸魂育人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写进党建工作思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工程院以特色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深化完善文化体系建设,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引领西南油气田公司高质量发展。
)深入理论研究,夯实文化落地趋势线
   科研项目有效支撑。开展党建类科研项目《科研院所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途径研究》,文化建设作为融合重要途径被提出。《西南油气田井工程监督业务党建工作途径研究》项目形成了“大安全”文化格局。
   成果有形化显著。出版专著1本,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件,软件著作权1项,外观专利1件,《企业党建与科研生产深度融合的途径实践研究》等多篇文章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
   持续开展理论研究。作为中国石油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会科研分会的成员单位,党建与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是工程院特色党建品牌,形成了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各级别优秀论文表彰。
   荣誉首获省级突破。近年来,工程院首次被授予“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石油科研院所创新党建工程工作模式》荣获四川省企业党建文化优秀成果,《深化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荣获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企业文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荣获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案例,《具有科研院所特点的基层党建品牌打造的探索与实践》荣获四川省企业品牌建设优秀案例。
)丰富传播载体,找准文化繁荣切入点
   着力文化输出。将文化理念充分融入各项活动,在“刷存在感”中形成不间断的文化灌输,开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文化”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开展迎新春“家年华”趣味游园、“六一”亲子研学、家庭开放日、升学咨询沙龙等“家”元素活动,开展“清风传家、廉润工研”廉洁文化建设活动,营造了浓厚文化氛围,加强员工对文化精神的认知和执行。


   丰富阵地打造。升级改造院460平米企业文化展示厅,配套建设职工建身房、职工活动中心、院大门-门厅、职工书画保管室的文化展示系统。更新成都办公区企业文化墙和广汉办公区企业文化橱窗,加强了文化传播目视化管理。


   强化专项推广。坚持准确把握文化内涵,开展专项宣传推广活动。工程院自主设计“西油工研”创新品牌和“工小研”IP形象为核心的13项文创产品体系,并成功举办文创产品发布会和二十周年发展座谈会,受到广大干部员工的一致好评,以开放包容的文化成果夯实发展软实力。
)厚植传承土壤,打好文化赋能主动战
   模范典型树立工程。秉承“让先进站在C位”的理念,创新推动“四树”特色评先选优模式,分地方政府和西南油气田公司内部两条线,系统选树了叫得响、立得住、树得牢的先进典型,切实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榜样力量,广大青年科研人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全员学先进、敢先进、争先进氛围浓厚,创新创效活力迸发。
   提炼特色文化品牌完善形成“时代工研”宣传文化品牌、“西油工研”技术文化品牌和“工小研IP”视觉文化品牌(完成认证、商标注册和外观专利保护),并在院新建的企业文化展示厅、职工建身房、职工活动中心、院特色工具产品等平台进行融合展示。其中形象展示厅每年平均接待来自地方政府、中石油、中石化等多家企事业参观团体50余次,近1000余人次,持续擦亮“工研”文化名片。
   子文化创新培育工程。不断完善开拓文化体系,找准与业务工作结合点,加强特色“子文化”打造,促进基层“子文化”蓬勃发展。目前已经形成“排雷”“增气”“捍卫”子文化,深入梳理了三个子文化的时代内涵,“一主多元”的开拓文化架构进一步夯实。
   惠民体系幸福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密切党群关系,增强政治认同,以落实政策、改善民生为载体,努力解决员工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员工思想动态调研分析,注重员工身心健康,成功创建四川省健康企业,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归属感。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2024年,工程院创新型成果《便携式钢丝作业指重及检测装置的研制》获第49届国际QC发布赛金奖,实现西南油气田公司质量管理成果发布国际赛事奖项“零突破”。全金属可溶桥塞工具系列入选四川省“10个重大高新技术推广项目”。《四川盆地“蓬深6井”创油气勘探亚洲最深直井纪录》成果入选2023年度“四川十大技术创新成果”。《天然气井的永久封井方法》、《全金属可溶桥塞研发与推广应用》两项成果获评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行业“重要型高价值专利(成果)”。
   人才队伍质量提升。组织三支队伍参加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第三届创新大赛,获得总决赛二等奖1项、专业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组织员工参加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第四届网络安全攻防大赛,获个人金奖、团队二等奖、个人突出贡献奖各1项。以创新思维、创新方式跨所室组建团队,不局限于“行政机构界线”的划分,打造博士科技创新团队、科研生产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工作团队等队伍,实现专业搭配、知识互补,形成团队攻关新机制,充分激发了广大员工创造潜能和智慧源泉。


   工程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西南油气田公司的决策部署,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在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西南油气田公司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油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目标不动摇,凝心聚力、奋发进取,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党建引力、文化铸魂、品牌立院”,为西南油气田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不断贡献工研智慧和工程力量。
   科研院所深化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加强文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推进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进自身特色文化再深化再完善再实践再提升,丰富拓展文化传播载体,提升文化品牌形象。新形势下,广大科研人员更应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使命,怀揣着把能源饭碗必须端在手里的初心,扎实把井工程特色技术研发与推广做大做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四川企联:蔡莹  工程技术研究院:张大椿、蒲鲲、张丹丹、丰欣平、殷悦琳)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