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9)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全省人大法制工作联系会,探讨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如何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省人大法制工作与时俱进。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五年立法规划,囊括87件立法项目。
我省加强科学的地方立法,实质上体现了对“十六字”方针的严格贯彻。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既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基本标准,更是我们推进法治四川建设的根本遵循。
科学立法 五年规划纳入87件立法项目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作出了到2020年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决策。这对于我省人大法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地方立法工作是省人大法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昨日的全省人大法制工作联系会上,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史志伦透露,今年,省人大常委会经广泛征集立法项目建议、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省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
史志伦介绍,列入五年立法规划的项目共87件。一方面针对上位法已经出台,急需地方立法尽快补充细化的法规;另一方面则是符合我省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客观环境和立法条件比较成熟的法规。“在制定立法规划过程中,我们既注重实施性地方法规的立法工作,优先安排实施性地方法规项目,又注重创制性地方法规的立法工作,切实解决我省实际问题。”
为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我省也将建立立法评估机制,省人大将联合市州人大法制工作机构开展立法评估工作,每年将选择一部或多部法规进行立法评估。
“科学的地方立法工作同样是成都发展的有力法制保障。”成都市人大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成都市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攻坚期。因此地方立法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来进行,推进体现地方特色的创制性立法。
全民守法 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
建设法治四川,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守法、依法办事的正确导向,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依法办事氛围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据省人大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一直致力于深化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对一些涉及民生的重要法规,积极与新闻媒体联系,主动策划,认真准备,在立法前和立法后,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立法过程中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给予回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中,还重点提及,把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予以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