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被称为经济形势“最困难、最复杂”的一年的2012年还剩下最后一个多月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9日在东京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为3.3%,2013年为3.6%,比今年7月的预测值分别下降0.2和0.3个百分点。从国内情况来看,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但已出现趋稳迹象。石油和化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正在面对艰难复杂的经济形势,也在积聚攻坚克难的力量。
增速下行趋稳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2012年经济发展基调定为稳中求进,即保持平稳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和谐稳定。
从前三季度的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3534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但已出现趋稳迹象。
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显现出一致的步调。中国石化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行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1%,二季度同比增长9.5%,三季度同比增长7.4%,增幅持续下滑,但下滑幅度在收窄。
到6月份,石化行业出现了运行趋稳、增幅回升的积极现象。当月,石化行业总产值达到1.08万亿元,创年内新高,同比增长了9.2%,这是全行业增速连续11个月减缓后首现回升,环比增长了5%。9月份,全行业总产值为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环比增幅为8.6%。1~9月,累计产值为8.9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较1~8月加快了0.3个百分点。这也是今年以来累计增幅首次上扬,小幅回升态势初步确立。
石化行业的投资仍然保持高速增长,这对行业的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前三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9.1%,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约10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8.9个百分点。
低迷中也有亮点
在石化全行业中,农药行业成为今年少有的亮点行业。受今年国内稻飞虱等虫害较为严重的影响,农药需求量和价格都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前三季度,农药原药产量(折100%)达到256.5万吨,同比增长19.7%。除草剂产量也达到117.6万吨,同比增幅高达41.7%。由此带来的农药行业的效益也达到近年来的一个高峰。前三季度的利润同比上涨25.2%,利润率也达到6%,同比提高约1个百分点。
聚氨酯行业前三季度的总体表现也相对平稳。前三季度聚氨酯产量达到760万吨,总产值达到23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1%,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亏损现象。
与农药、聚氨酯相比,氮肥、磷肥、氯碱、涂料、染料等石化工业的主要行业却是忧多喜少。受上半年需求增长的拉动,化肥产量持续较快增长。1~9月,全国化肥产量(折纯)5731.9万吨,同比增长13.7%。其中,尿素产量2291.3万吨,增长13.7%;磷肥产量1583.7万吨,增幅19.1%;钾肥产量400.1万吨,增长6.8%。前三季度,合成氨产量4067.1万吨,同比增长7.7%。但进入三季度后,化肥的价格总体由涨势转入跌势,尤其是9月份,跌势进一步加剧。9月价格总水平同比下跌3.1%,较8月份扩大1.6个百分点。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磷肥行业前三季度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三个矛盾:一是产量增长与效益下降的矛盾;二是成本上升与产品价格下跌的矛盾;三是国内竞争加剧与国际竞争力下降的矛盾。在统计的1297家磷肥和复合肥企业中,前三季度实现利润10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亏损企业数达到158家,同比增长了20.6%;亏损额达到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73%。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大型磷肥企业的利润下降幅度高达80%以上,亏损严重。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对国内73家重点生产企业的统计数据显示,1~9月氯碱全行业共计亏损3.37亿元,其中亏损企业36家,亏损面达到50%,氯碱行业面临近年来亏损最严重的局面。
涂料行业也认为目前是近年来少有的困难时期,产量、产值增幅都大幅下滑。尤其是建筑涂料,这一占涂料市场45%的主要产品1~9月份的产量同比零增长。另外,江苏、山东两大传统涂料生产大省都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
石化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主任赵志平表示,目前来看,我国化学品总能力是相对过剩的,特别是一些大宗产品过剩较重。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甲醇装置平均利用率约为55%,烧碱装置利用率约为75%,纯碱装置利用率约72%,电石约76%,聚氯乙烯约60%。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严重过剩的行业产能扩张仍在继续。产能的无序扩张,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而且还会制约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效益差是主要问题
石化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4676.40亿元,同比下降15.0%,高于全国规模工业利润平均降幅3.1%的水平。其中,化学工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达18.4%;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也出现了下降,降幅3.2%,是2010年以来的首度下降;至8月,炼油业已连续13个月累计亏损,亏损额达323.19亿元,这一状况将延续至年底。
赵志平指出,行业效益大幅下滑是需求放缓、价格下挫所致。但根本原因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竞争力较弱,管理创新不够。这一问题在化学工业表现更为明显。在市场较好的情况下,矛盾往往被掩盖,一旦危机来临,矛盾便会凸显。目前,利润跌幅最大的恰恰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有机化学原料、合成材料和专用化学品三大产业。2011年三者利润之和占化工利润总额的近60%,利润增幅均在20%以上;而今年前8月,利润降幅分别达55%、50%和18%,占比降至约46%。今年1~9月,我国主要化学品需求一直保持在8%以上的增速,进口有机化学品超过2500万吨,进口合成树脂超过2300万吨,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应该说国内市场需求没有大的问题。关键是我们的产品与这些进口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中难以坚守和巩固阵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