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风电被指变相裁员,351名员工“被休假”,在休假期间,每人每月可领取1080元生活费。近日,华锐风电开工不足,相关岗位351名员工“意外放假”之事引起了轩然大波,复工之日遥遥无期被指是“变相裁员”。
员工:意外放假
11月15日,华锐风电发布“关于部分岗位员工停工放假的通知”。通知称,公司众多岗位开工不足或已停产,大量员工已无工作任务安排,对开工不足或已停产的相关岗位人员执行停工放假决定。
首轮放假从11月19日开始,至公司恢复正常生产,正式通知复工之日止。放假30日内会对停工人员实行正常劳动工资发放;30日后,按照北京市最低的工资标准80%支付基本生活费,并为员工缴纳基本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就这样,351名员工在毫不知情接到放假通知,根本没有任何协商的机会。据“被放假”的员工介绍,放假期间每个月只能领取1080元的生活费,此外没有任何福利可言。
公司:对员工负责
对此,华锐风电发布声明称:实施部分员工带薪放假是基于行业发展现状,公司业务经营动态调整及保护职工权益等综合因素的考虑。此外,声明还指出,华锐风电此次部分员工带薪放假遵循了《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公司本着对员工负责,不放弃每一个员工的态度。
公司将在放假期间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相关规定,在第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停工放假30日内),华锐风电按照员工提供正常劳动情况,支付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从第二个工资支付周期开始(停工放假30日以后)按照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基本生活费(《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支付标准不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并且为员工缴纳基本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以期协助部分员工共度低谷期。
背景:身陷“泥潭”
对于华锐风电此次强制放假事件,业内人士指出,这无疑是风机行业陷入困境的又一标志性事件。员工被休假的背后,折射出了华锐风电开工及现金流不足、行业需求减速、毛利率下滑等多个现状。
世界工厂装备制造网小编了解到,自去年开始,华锐风电整体也业绩就大幅下滑。其2011年财报显示,受到激烈的市场竞争、风电产业因行业及政策原因展开调整以及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银根紧缩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3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8.66%,实现净利润7.7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2.84%。
进入2012年之后,华锐风电并没有迎来转折,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华锐风电净亏损金额达到2.8亿元,这也是华锐风电自二季度以来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亏损,而去年同期为盈利2.42亿元。
而在今年5月份,华锐风电曾对招聘到的350名大学生进行单方面解约,在公司下发的《解约协议书》中,华锐风电给出的原因是:公司战略调整,针对2012年应届毕业生招聘计划进行调整,公司决定与您解除签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对于华锐风电方面的解约行为,品牌总监王文表示,“对这些应届生,公司感到非常抱歉,公司会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寻找工作机会”。据她介绍,华锐风电会向每位被解约的学生支付违约金2000元以及向其提供推荐信,“以便其寻找新的工作”。
映射:行业“寒冬”
裁员或者放假的背后,是公司业绩的不景气,同时也映射出了行业的低迷。今年风电行业延续了去年的调整趋势,国内设备厂商很快陷入产能过剩、利润大幅度下滑的境地,遭遇产业“寒冬”。
数据显示,中国风电“弃风”问题突出,中国去年“弃风”100亿-150亿千瓦时,今年情况不但没有改善,而且还在不断恶化,预计全年“弃风”可能在200亿-250亿千瓦时之间,甚至还可能超过300亿千瓦时。
“风电开发没有得到银行和电网的支持,导致合同条款支付的不平等。”风电设备制造商联合动力总经理张滨泉表示,许多设备制造商现金流为负,行业面临低成本的恶性竞争,企业很难继续投入研究开发。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将风电发展的问题主要归结于风电外送通道建设滞后。他认为,这是风电难以消化的主要原因,解决之道并不是出台新政策,而在于政府部门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