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市场行情 > >> 甲醇汽车试点落地,产业发展渐入佳境

甲醇汽车试点落地,产业发展渐入佳境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3-27 00:00:00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通过对山西和上海两地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的审核,标志着从去年3月开始的国家层面甲醇汽车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组织开展甲醇汽车试点运行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针对甲醇汽车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积极稳妥推进高比例甲醇汽车试点工作,通过试点评估验证甲醇汽车的技术和安全性,促进甲醇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专家表示,以甲醇为代表的替代燃料技术正在得到更多的关注,尽管这一技术早有应用,但是从去年开始才渐渐进入主流视野。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甲醇汽车或将渐入佳境。

 

  节能效果显著

 

  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认为,节能减排应立足国情,采取多元化路线。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原油严重依赖进口,所以寻找替代能源是节能减排的必行之路,用甲醇替代汽柴油就是很好的方法。

 

  据了解,甲醇具有高辛烷值、低污染和无排烟等特点。甲醇燃烧完全可减少20%-50%的碳氢化合物排放,设计先进的发动机可减少碳氢化合物排放90%,颗粒物、氮氧化物排放也很低。

 

  专家表示,如果技术路线正确,汽车选用100%的甲醇与传统动力汽油、柴油汽车相比,其污染物的排放,如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及可吸入颗粒物会大幅减少,其中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会降低80%以上。此外,甲醇汽油在使用过程中加入催化反应剂,其甲醛排放也可以达到与汽柴油机同等的排放水平,甚至还会更低。

 

  在实际应用中,甲醇燃烧的优势十分明显。根据上海30辆甲醇燃料出租车近一年的统计数据,30辆甲醇汽车累计行驶77万多公里,消耗燃料甲醇77.1吨,与93号汽油相比,即使按政府已给燃油补贴后的油价计算,每天行驶350-400公里,可节省80-100元。目前,上海市正在酝酿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

 

  作为煤炭大省的山西,更是早在10年前就出现了从事甲醇汽车改装和甲醇燃料研制的企业。山西省新能源汽车领导小组办公室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末,山西省内已拥有M85(即含85%甲醇的汽油)至M100(即100%甲醇燃料)标准的甲醇化改造的出租车和私家车1.47万辆,80辆甲醇城际公交车已经投入实际运营,甲醇燃料共替代汽油29.4万吨。

 

  陕西也开始进一步扩大甲醇汽油试点的力度。此前陕西省发改委表示,4月1日起,陕西省将在已有销售基础的西安、宝鸡、汉中三市开展M25甲醇汽油(即含25%甲醇的汽油)的试点,为期半年。M25甲醇汽油,之前陕西推广的是M15,此次试点将进一步扩大甲醇在甲醇汽油中的比例。

 

  专家表示,正是甲醇燃料汽车的节能效果让这些试点省市乐于推进,对于出租车以及公交车等其优势更为明显。此外,甲醇可从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中提取,对于我国石油相对短缺、煤炭资源丰富的现状而言,甲醇产量前景广阔。以陕西省为例,目前该省已成为甲醇生产大省,甲醇年产量600万吨,规划在“十二五”末,甲醇产量将达到2000万吨。

 

  推广条件初步具备

 

  何光远表示,目前甲醇燃料应用的试点,运行情况良好。除了政府部门认可的应用试点,全国已有21个省在从事甲醇燃料的应用研究。各地都已经意识到甲醇替代汽柴油的好处。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涉及到关于替代燃料内燃机产品的研发,并重点强调了耐醇燃料供应系统的关键技术的研发。预计到2015年,通过推广应用甲醇燃料内燃机,实现替代商品燃油500万吨。

 

  知名汽车评论员贾新光认为,甲醇混合燃料的热效率、动力性、启动性、经济性良好,具有降低排放、节约能源等特点,我国发展甲醇汽车的条件已初步具备。

 

  据了解,我国开展甲醇汽车研发和应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不少省市及企业都积极参与,并取得了大量的技术成果和宝贵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十一五”以来,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逐步发展,《车用甲醇汽油(M85)》和《车用燃料甲醇》两项国家标准颁布实施,甲醇汽车开发、试验等活动取得积极成果,特别是在柴油机上实现了技术突破,为甲醇燃料替代柴油提供了可能。

 

  从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甲醇汽车相关研究工作,重点开展了高比例甲醇燃料替代汽油、柴油研究,组织专题研究组对甲醇汽车所涉及的能源、环保、安全、技术、经济等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委托有关机构进行了甲醇燃料与汽油、柴油、乙醇汽油的排放检测对比实验,开展了甲醇汽车安全性评价,提出了甲醇汽车产品技术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甲醇汽车应用实践多年,已形成了从技术到产业化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目前的研究表明,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技术上已不存在大的障碍,常规排放较清洁,非常规排放物中甲醛排放与汽柴油相当,在遵守操作规程下甲醇燃料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从近期看,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是我国替代汽油和柴油的一种选择,从中远期看,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对我国能源安全也具有战略意义。

 

  专家表示,普通汽车要改装成甲醇汽车,需要在汽车喷油嘴和原车电脑之间加装一个多燃料发动机智能控制系统,把多燃料发动机智能控制系统串联在整个系统中,起到调节喷油量的作用,这样就能改变原车的运行参数,使汽油发动机能够燃烧甲醇燃料,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车改装费用低,这一优势使得甲醇汽车更具备大规模推广的现实可操作性。在石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发展甲醇汽车具有现实意义。

 

  相关不足待完善

 

  我国开展甲醇汽车研发及应用推广已近30年时间,一些省市曾相继开展了甲醇汽车应用推广工作,但我国甲醇汽车仍处在试点阶段,甲醇汽车自身或配套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贾新光认为,虽然甲醇燃料的抗爆性和经济性比汽油好,但甲醇的腐蚀性比汽油高,对汽车油路系统产生的腐蚀比汽油大,此外甲醇的动力性也比汽油略差。

 

  有专家表示,尽管甲醇汽车已有多年的应用实践,但是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客观上还属新兴领域,甲醇燃料与甲醇汽车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检验和提高,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的安全性有待在实践中进行全面验证。甲醇作为车用燃料,在加注、汽车运行等过程中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需要做进一步评估。

 

  何光远认为,甲醇研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是一大难题。虽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煤化工提炼1吨甲醇需耗费水资源10吨,而我国产煤大省的水资源一般都比较匮乏。此外,各地标准存在差异化,甲醇燃料还缺乏与汽油机相关的标准也是制约甲醇汽车推广困难的因素。要想大规模推广甲醇汽车,应当率先解决标准问题,并且探讨出一条适合中国当前实际情况的途径。

 

  何光远表示,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汽车主导的动力还是内燃机,因此不遗余力地推广甲醇汽车具有重要意义。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指出,研究完善节能环保型内燃机产品有关税收减免政策,对内燃机产品提前达到节能减排相关标准的企业,在企业技术改造、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和科研开发等方面研究按照规定给予奖励。这一点对于大多数甲醇汽车企业而言是推动其发展的最大动力之一。(本报记者 于大勇报道)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相关热词搜索: 甲醇汽车试点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