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旅游业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大趋势下,我国传统旅游业经营管理效率较低、信息传递不畅、信息共享水平低等问题日益凸显。日前,国家旅游局在四川都江堰举行的全国智慧旅游建设现场会上,提出争取在10年内初步实现“智慧旅游”的总体目标,“智慧旅游”成为全国多地旅游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
智慧旅游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大众的全新的旅游形态。专家指出,智慧旅游建设不应停留在模糊概念,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系统性地制订智慧旅游顶层设计和具体引导政策,鼓励技术创新转化和供需对接,突破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桎梏。
传统旅游面临新挑战 智慧旅游迎来发展期
在全国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现场会上,国家旅游局提出我国将争取用10年时间初步实现智慧旅游,以有效应对旅游业爆发性增长给旅游景区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同时,会上公布了北京颐和园、山东泰山、安徽黄山等22家景区为“全国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吴文学表示,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各景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工作。如北京推进A级旅游景区无线上网工作,河北启动了全省智慧景区试点建设,江苏南京实施智慧景区工程,安徽黄山景区开展“智慧黄山”示范应用项目建设,四川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建成统一的数据处理和智能指挥中心等。目前,智慧旅游在提升景区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升景区品牌影响力、提升游客满意度方面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
旅游专家指出,虽然目前很多国内旅游企业已经建立自己的网站,一些旅游企业也在尝试在线商务运营和营销,部分景区尝试发行电子门票,但总体来看,信息技术在传统旅游企业和管理部门中的运用还不普遍。通过手机、电子屏、互联网等终端体验智慧旅游的游客仍不多,智慧旅游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虽然国外很少使用智慧旅游一词,但与智慧旅游相关的项目开发较早。如欧盟在2001年就创办了“创建用户友好的个性化移动旅游服务”项目,美国2006年就在宾夕法尼亚州波科诺山的度假区引入射频识别手腕带系统。欧洲目前正在全面开发远程信息处理技术,计划在全欧洲建立旅行信息系统等。
戴斌表示,尽管和国外相比,我国智慧旅游建设起步较晚,但从2011年起,全国多个城市陆续启动智慧旅游建设工作,并密集出台相关规划。今年5月,北京、厦门等18个城市被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这标志着我国智慧旅游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新技术提供“智慧”支撑 供需对接加速项目“落地”
旅游专家指出,以物联网、云计算、二维码识别等为代表的一批新技术正在成为智慧旅游建设的关键支撑。然而,面对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旅游者、旅行社、景区、饭店和旅游管理者如何与科技企业实现对接,科技企业如何有效针对市场需求开展研发、推广产品应用成为智慧旅游建设亟须解决的难题。
为进一步促进科技企业与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的供需对接,今年10月30日,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北京智慧旅游‘五个一’战略合作协议书”,搭建起智慧旅游沟通对接平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石景山游乐园、十三陵景区、国贸大饭店、港中旅酒店、房山十渡镇分别与科技企业签署了旅游乐园软件开发、自动导游系统、智慧饭店系统、景区一体化规划等合作协议,拉开了旅游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的合作大幕。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宣鸿说,智慧旅游是科技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成果,这一特点决定了科技与传统旅游业之间的深层次互动关系。中关村科技园区聚集了智慧旅游所需要的高端科研创新资源,围绕着现代旅游产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能够提供智慧饭店、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旅游乡村建设等多种科技解决方案。
宣鸿坦言,尽管中关村汇集了众多科技创新资源,但很多科技企业反映,由于产品研发之初缺少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开发具有一定盲目性,导致产品推出后找不到市场甚至中途夭折。
与此同时,很多旅游企业和景区管理者反馈指出,多数科技企业采取单兵作战的开发模式,其研究成果往往适用范围过窄,难以满足某一领域旅游企业的普遍需求。例如某个景区购买一项产品后,难以和其他景区实现信息共享,技术标准也很难统一。
针对上述问题,宣鸿认为建立智慧旅游项目需求对接平台十分必要和迫切。定期组织不同规模的旅游企业与科技企业的需求对接活动有助于信息技术企业之间开展协同创新和重大示范项目,也有助于旅游企业更好地把握新技术发展动态,在更大范围内选择解决方案。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童腾飞认为,供需对接有利于科技企业形成产业链组合,避免资源重复利用和浪费。童腾飞说,过去很多科技企业由于技术或资金的局限,解决方案往往很简单或者只注重一个侧面,缺乏全局观念。成立智慧旅游联盟后,联盟内的企业可以发挥各自优势组成开发团队,拓宽思路,站在旅游服务整体和老百姓的角度考虑整体解决方案。
在市场推广方面,童腾飞表示,为让百姓更直观地体验智慧旅游带来的便利,提高百姓对智慧产品的接受度,北京市计划在中关村和奥林匹克中心区建设“智慧北京”体验中心,展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产业应用。对于科技企业研发的重大智慧旅游应用项目,政府部门还将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优先试用,同时给予符合相关鼓励政策要求的企业适当资金奖励,提高企业积极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