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物流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可能与国内物流企业形成极大的反差,国内消费者如果在知道什么是好的服务之后,客户的压力传递过来,客户的转向是中航协等最不愿意看到的。”吕谋笃直言。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对本报记者说,“外资物流公司在国内的几个城市获得国内快递牌照,此举对中国快递业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将加快中国快递企业的整合步伐,导致中国快递业务市场的重新洗牌。”
不过,吕谋笃认为,“当前物流市场不会产生过山车式的波澜,即使外资企业再拿下一些省市的牌照,对国内的快递格局影响也不大,顶多可能会对顺丰和EMS产生影响,更多的是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的较量。顺丰是管理上有优势的企业,但是管理和运营、经营规划上需要进一步提升,顺丰现在的盘子比较大,需要进一步组合。”
朱庆宇向本报记者表示,“货运与物流并不是两个截然分开的行业。物流含有许多种运输服务作业环节,是对物资运输与服务链概括较为全面的词语。货运也可以说成是物流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快递服务突出其在运输与服务各个环节‘快’的特点,因而更需要借助于快速交通工具和其他提升效率的服务。货运、物流、快递在其产品的本质特征上是一致的。所以,该类产业普遍性规律是只要对货运产生的影响大,必然对物流的影响也大;反之也然。”
他认为,“国内航空货运企业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已不能在近年内抗衡国外物流公司的竞争。国内物流业发展无序和管理失效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特征与表现,因为我国航空物流产业政策‘顶层设计’出了问题,物流业由原来的物流上游‘堰塞湖’和下游需求‘旱区’,已形成了‘溃坝’与‘黄泛区’。这是长期以来国内物流产业管理体制上‘群龙治水’而无法‘治水’的结果,也是国内航空运输业和相关物流服务业目光短浅、机制僵化的结果。”
国内的物流企业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呢?
高远洋认为,“国内的快递市场增长迅猛,从国外的发展情况看,从事快递业务的企业巨头都是空地一体,所以中国快递企业的成长无外乎两个途径:一是由航空物流/快递公司由空运到地面运输进行业务延伸,二是从事地面物流的公司向空运业务发展,如顺丰、圆通。”
吕谋笃表示,“需要对整个快递的速度和安全等指标效率方面做一定的提升,市场拓展模式也需要加强,以快递人员为核心的模式必须确立。而EMS最大的问题在于包袱太重,最近EMS降价说明EMS是有想法的,EMS有资源优势,但是管理上不可能短期内做大的改观。”
“目前的航空快递方式主要采取的是到快递枢纽机场的全货由飞机递送到二三线城市间的客运航班腹舱带货,在未来我很看好通用航空小飞机快递业务,到二三线城市实现小飞机直飞投送。”高远洋对记者说。(张焱)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