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中国正在为照顾其老年人采取我们应该从中好好学习的做法。在北京,我与一位房地产开发商聊天,他在中国首都的郊区建造了一个人口多达80万的“村庄”,其中大部分居民都是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如今这位开发商期待在澳找到一个地方,并建造约有2万居民的“村庄”,以使这些正在北京郊区颐养天年的中国老年居民们能偶尔到我们国家度假休养。
我不确定澳大利亚国内是否正竭尽全力为老年人服务。如今,澳大利亚家庭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其乐融融。澳著名评论员和作家休·麦凯伊表示,如今澳大利亚每两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正在瓦解,其家庭成员经常散居在熙熙攘攘城市内的各个角落,许多家庭甚至分散在澳全国各地。正如麦凯伊所言,我们拥有一个美妙的国家,但我们却是一个过度焦虑且手头过于拮据的社会。相比之下,中国人是伟大的规划者。对他们来说,制定5年、10年甚至百年构想并投入资源和精力实现它们,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还具有非同寻常的家庭感。他们能看到开发那种“村庄”所蕴含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为这些“村庄”能够支撑当地居民直至晚年的家庭生活。
在很多方面,澳大利亚提供的基础设施都落后于人们的需求。这次北京之行使我认识到中国极具前瞻性的规划令我们相形见绌。千百年来,中国都是智慧的源泉,在中国待得越久,就越意识到我们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的地方。(作者哈罗德·米切尔,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