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于11月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届时,两国领导人将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中方愿与美方共同努力,推动特朗普总统访华和中美元首会晤取得重要成果,为中美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据悉,获选成为贸易代表团成员陪同特朗普访华的美国企业也希望促进自己的业务。这次两国元首会面会解决哪些问题,又将在哪些领域促成中美合作?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陈凤英、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
《上海金融报》:之前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表示,希望在访华期间达成"直接结果"和"具体协议"。您认为中美双方在哪些领域会达成合作?
陈凤英:特朗普目前急于开拓市场,希望推销美国的商品,而中国是他的主要推销目标。可以看到,此次特朗普访华所率领的团队很大,团队主要成员是企业家,从组成上看,能源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合作项目。在能源方面,中国市场目前主要靠进口,而美国是出口国,现在美国的天然气、页岩油已经出口到中国了,而这次可能签下更大的订单,中国将进口美国的页岩油和页岩气。这是好事,过去我们的进口以农业为主,之后是飞机,未来主要的进口项目可能会是能源。
《上海金融报》:除了能源以外,中美还可能会在哪些方面达成合作?
陈凤英:还有可能是制造业,因为特朗普也很关注制造业,他一直在观察中国有没有到美国进行投资并且创造就业机会,这在之前中美"百日计划"中已经定了。这次特朗普将带一批企业家来,中方也会组织一批企业家参与会面,预计美方在会面中还会继续邀请中方去美国投资。
还有一个方面可能是基础设施。目前美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还没有落实,所以在基础设施方面会相对开放,而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机会,因为我们在基础设施方面有资金、有技术、有能力,刚好美国的减税计划也在谈判当中,所以我想中国企业也愿意去美国。制造业方面还有一个关键就是"一带一路",中美双方可能会进行合作。特朗普可能对这方面感兴趣,我们也会重点介绍相关项目和内容。另外,双方还会谈论地区合作,只有地区开放、合作,才会有中美合作的空间。
刘胜军:双方这次肯定会签一些经贸方面的合作协议,包括中国会买美国的飞机和一些高科技产品等,更重要的是双方表现出一种善意。另外双方可能会围绕"百日计划"中列出来的清单,继续讨论如何推进合作,包括中国一些领域的开放等问题,中美双方所要争取的核心应该已经列出来了。另外此次会影响会谈的就是朝鲜议题,这个议题上能不能迈出实质性步伐,对全世界都很重要。如果中美在朝鲜问题上能合作得比较愉快,那么特朗普在其它问题上可能会对中国表现友好。
王有鑫:4月海湖庄园两国首脑会晤后,两国达成了"百日计划"的10条早期收获,包括中方向美国市场放开牛肉出口限制,允许美国的信用评级公司在华开展业务等,美国也在金融业的市场准入方面对中国做出了部分让步。这次预计中美首脑会晤同样会取得喜人的成绩,在部分领域将达成一些新成果,比如在服务贸易领域可能会有一些新突破。这次特朗普访华,随行人员包括几十家企业代表,主要包括能源、大宗商品、农业和交通等行业,预计会与中国企业签署可观的投资协议。
《上海金融报》:在金融领域呢,双方可能会达成什么协议?
陈凤英:美国最想进入中国的应该就是金融业,之前中美金融市场的合作已经开始了,"百日计划"中我们已同意美国部分的全资企业进入中国评级市场,还有移动支付也进入中国。金融服务业是我们未来开放或者十九大以后的一个主要亮点。十九大刚刚落幕,特朗普会关心我们的开放程度,中央也提出过要加大金融服务业的开放,预计未来中美金融业的合作会增多。金融开放是双向的,中美在这方面都有需要,所以未来这个领域开放的空间会很大。未来架构性的安排也会陆续提出。
刘胜军:在金融行业,美国一直觉得中国不够开放。中国的很多领域,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应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这个可能是会谈的重点之一。
王有鑫:在金融领域,双方可能继续就市场准入问题展开讨论。从中方的角度讲,希望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放松对中资金融机构在美投资的安全审查限制,而美方对于中国全面放开人民币业务比较关切。同时,中美可能会在汇率和货币政策协调方面,加深沟通和理解;在共同维护全球金融系统稳定性方面,也会有一些安排或者沟通机制。另外,近期特朗普税改逐渐成型,2018财年预算方案已经通过了参议院的投票,预计年内税改有很大概率推出。而在今年年初,福耀玻璃(600660,股吧)在美国投资设厂引发的中国国内减税讨论也是比较热烈。因此,预计在税收协调和反洗钱方面,中美也将进一步沟通,避免减税大战的发生。《上海金融报》:之前特朗普政府援引"301条款"对中国发起贸易调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此次两国元首会晤吗?
陈凤英:"301条款"已经进入技术层面了,这个调查要持续一年,从8月启动到今天,还没有到时间。但作为中方肯定要提出关注这个问题,毕竟不能用"301条款"这种方式来解决双方的贸易不平衡问题。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中国商务部在谈判,但谈判是在技术层面,不会在领导人层面进行。
刘胜军:在进行外交访问时,双方不会谈不大愉快的问题。"301条款"是美国对中国的一个威胁,在特朗普此次访华期间谈这个问题会破坏气氛,所以,这个问题应该不是重点。
王有鑫:在会谈中,大家都会尽量避免尴尬、有分歧的领域,双方会谈应该会在相对友好、稳定的氛围下进行,在此情境下,加强各个领域的沟通和交流。特朗普这次访华的基调整体上是为了维护双方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使两国实现互利共赢。
《上海金融报》:今年是全球金融危机九周年,中国不断强调监管,把金融监管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中美在金融监管上会有可能合作吗?
陈凤英:监管方面,过去中美也有合作,跟纽约证交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都有合作。这次我认为中方应该提出更具体的合作计划,比如上海证交所,深圳证交所,或者我们的证监会、银监会等部门,该如何加强跟美国相关部门的合作。这牵涉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信息共享的问题,比如资金的异常流动、非法资金的流动以及相关的其他经验,我认为这方面的合作会加强,因为对中美双方都有利。
特朗普访华:关键时期的特殊访问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11月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成为中共十九大之后访华的第一位外国元首。此间专家表示,此次特朗普应习近平主席邀请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对中美关系意义重大,对世界有着深远影响。
“此次特朗普访华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访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苏格说,中共十九大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大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也明确了中国外交的总目标和大方向。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中美元首北京会晤将为两国关系赋予特殊意义。
今年以来,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美关系实现平稳过渡。继海湖庄园、汉堡会晤后,此次将是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的第三次正式会晤。“中美元首在过去一段时间通过会晤、通电话等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说,这次会晤有助于推动两国元首维持良好的个人友谊和工作关系,继续为两国关系发展发挥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作用。
当前,中美关系发展和各领域交流合作保持良好势头,两国元首在海湖庄园会晤时确立的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已全部顺利启动。达巍说,期待双方通过这次会晤,在朝核等重大战略性问题上达成更多共识,在经贸领域确定更多具体务实成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据了解,中方将以“国事访问+”规格接待特朗普,除了包括检阅仪仗队、正式会谈、举办国宴等国事访问的“规定动作”外,还有一些特殊安排。专家表示,中美双方都高度重视此次访问,相关部门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相信访问会取得积极成果。
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和平相处、合作共赢不仅是两国人民之福,也是世界各国人民之幸。“中美两国合作虽然不能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但对解决重大世界性问题必不可少。”苏格说。
“如何找到好的合作点并妥善处理分歧是此次特朗普访华的重要课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崔立如说,此次两国元首会晤将进一步就双方关心的问题坦诚交换意见,明确双边关系发展的大方向。
相互尊重、互利互惠,是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苏格认为,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必须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自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理解对方文化传统,不把自己的意志和发展模式强加于对方。
“期待两国元首会晤为中美关系作出顶层设计,指明前进方向,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注入动力。”苏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