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正推进相关计划,收紧对来自中国等国家的外来投资的审查。目前英国各界担心此类外来投资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执政的保守党曾在竞选纲领中承诺,首相特蕾莎-梅将确保控制“重要基础设施”的外资所有权不会损害英国的安全。
在上月灾难性的选举表现之后,类似的承诺已被放弃。但政府官员证实,收紧并购审批制度的计划是将会得到推进的竞选纲领构想之一。这反映了英国执政党内部在如何处理与北京关系方面的裂痕。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英国大量收购房地产资产——包括斥资11亿
英镑收购伦敦摩天大楼“奶酪刨”(Cheesegrater)——同时还投资核能、
英国国家电网的燃气配送部门以及数据中心公司Global Switch。
但是,自梅担任首相以来,政府正推进收紧外资并购审批机制的计划,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一周前,德国政府扩大了自身阻止外资收购德国企业的权力,原因是越来越担心中国在德国高科技领域的投资规模。今年2月,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向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审查外来投资的共同立场文件,这是向在欧盟范围建立类似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这样的机制迈出的第一步,CFIUS是掌握实权的美国跨部门机构。
智库亨利杰克逊学会(Henry Jackson Society)的一份报告呼吁仿照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成立一个机构。报告作者约翰-黑明斯(John Hemmings)称:“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没有一个审查程序,可以坐下来(对外资投资交易)的安全影响进行明智的审核,或者说至少没有一种资源充足的审核方式。”
中国分析人士提出,成立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这样的措施,是一种将安全作为借口来强加保护主义壁垒的手段。
北京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IBE)教授丁志杰说:“当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贸易时,他们推动自由贸易和自由资本流动,并声称这将给双方带来好处。现在,其他国家有了发展,增加了对外投资,这些发达国家却利用‘国家安全威胁’为借口设置阻碍外来投资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