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井冈山5月4日电 (柳俊武 刘占昆 王姣)今年是朱毛会师井冈山85周年,朱德外孙、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副院长刘建少将4日在井冈山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忆,朱德生前身体力行提倡节俭,时常告诫年轻人一定要“过好三关”。
“朱毛会师”,又称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28日,朱德和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脚下的宁冈县胜利会师。当年5月4日,两部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龙江书院召开庆祝会师大会。 “井冈山胜利会师后,由于受到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物资条件极其匮乏,所需的食盐、棉花、布匹、药材以及粮食奇缺……”刘建认为,在井冈山上的那段日子,“爷爷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与民众同甘共苦、共渡难关,自己种菜、编草鞋、挖草药……著名的‘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就是其中的具体体现”。 刘建告诉中新社记者,他从小就称呼朱德为爷爷,朱德认为孩子都是亲孙儿,孙儿们没有内外之别,所以孙子、外孙都一样,“让我们都叫他爷爷”。过去曾有人让刘建叫朱德“姥爷”,朱德说,“我不是‘老爷’,地主老财才叫‘老爷’”。 “三年困难时期,吃粮要有粮票,爷爷给自己每月定量是26斤,奶奶才20斤,每个孩子定量也才20斤。”刘建说,没有粮票,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因此月月亏粮。 “当时中央机关要给爷爷超支粮食进行补助,爷爷考虑到国家的困难,决定自己动手,在中南海所住的空地上开出一片菜园,种些茄子、白菜、辣椒等,还经常带我们去采摘野菜。” 回忆起那段在中南海的日子,刘建表示,“母亲那时很难理解爷爷的做法,我刚出生两个月,爷爷就让妈妈回北师大上课,还对妈妈下了‘硬规定’,只能在周日回家一趟看孩子,最后还让母亲和父亲搬出了中南海”。 “母亲说,她深爱‘爹爹’,因为他是亲人,但又抱怨‘爹爹’,因为他是伟人。”刘建说,直到后来,母亲才真正理解了爷爷的良苦用心。“爷爷做事情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全心全意服务于本职工作,他这样要求自己,也是这样要求亲属的。” “爷爷生前时常告诫我们,年轻人一定要过好三关。”一身军装的刘建,在谈及爷爷提到的教诲时,眼神透露着一份坚定,“第一,不能酗酒,容易耍酒疯;第二,不能好色,好色迟早要犯错误;最后就是不能贪财,贪财很毁人”。 朱德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刘建为朱德元帅唯一的女儿朱敏的长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