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权力“出笼”导致“因公超速”

权力“出笼”导致“因公超速”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3-20 11:14:40
  3月17日晚,新浪微博上认证为“华藏寺高速交警”的官方账号发布消息称,在限速120公里的路段上抓拍到甘H00002牌照的越野车以194公里时速行驶。记者18日上午从武威市政府了解到,超速车确系武威市政府某位副市长乘坐车辆,之所以超速是“工作原因”,副市长对车速“没感觉到”。(3月19日人民网)

  武威市官方“因公超速”、“副市长对车速没感觉到”的回应不免令人啼笑皆非。人们不禁疑惑,难道一句“工作原因”就可以成为严重超速的“免死金牌”?究竟是什么样的“领导”需要以194公里的时速火速迎接?又或者,“宝座”都已经“超音速”了,副市长果真会“没感觉到”?

  不客气地讲,所谓“因公超速”也好,“没感觉到”也罢,都是在为副市长免于超速处罚找借口,是没有耻感的权力在狡辩,更是某些为官者顽固的特权思维在作怪。一方面,以为“因公超速”就能在超速事实前理直气壮,站得住脚了。事实上,公众早已见惯那些以“因公”之名行违规破例,贪污腐败之实的伎俩;另一方面,喊出副市长“没感觉到”,言外之意也是在于企图以“副市长”这几个字压倒下级,免除应该承担的处罚后果。此乃“因公超速”事件中的第一层特权。

  副市长“座驾”严重超速被下级部门网上曝光后,武威市政府主动向“华藏寺高速交警”“了解情况”上。事实上,“华藏寺高速交警”是隶属于甘肃省武威市管辖的。在市政府的亲自过问下,“华藏寺高速交警”不得已抬出了“临时工理论”。而更为令人尴尬的是,武威市官方向下级交警“过问”“因公超速”的背后,当地正在有序开展“环兰高速春季交通秩序整治”。“下级工作一认真,上级领导就过问”,这不得不说是特权粗暴干预下级日常执法的又一表征。

  说到底,权力倾慕特权,藐视法律,才会在明知超速的现实语境下嘶喊“因公超速”。当务之急是要立即重新启动程序,着手调查“因公超速”事件的始末,还原真相。一旦超速行为本身属实,就需要破除特权,让“因公超速”的相关责任人接受应有的法律处罚。这不仅是给舆论的交代,更是对法律尊严的维护。

  (李松林)

  权力“出笼”导致“因公超速”

  --------------------------------------------------------------------------------

  ( 2013-03-20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声音

  相关文章:

  权力“出笼”导致“因公超速”

  --------------------------------------------------------------------------------

  ( 2013-03-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声音

  ■公民发言

  3月17日晚,新浪微博上认证为“华藏寺高速交警”的官方账号发布消息称,在限速120公里的路段上抓拍到甘H00002牌照的越野车以194公里时速行驶。记者18日上午从武威市政府了解到,超速车确系武威市政府某位副市长乘坐车辆,之所以超速是“工作原因”,副市长对车速“没感觉到”。(3月19日人民网)

  武威市官方“因公超速”、“副市长对车速没感觉到”的回应不免令人啼笑皆非。人们不禁疑惑,难道一句“工作原因”就可以成为严重超速的“免死金牌”?究竟是什么样的“领导”需要以194公里的时速火速迎接?又或者,“宝座”都已经“超音速”了,副市长果真会“没感觉到”?

  不客气地讲,所谓“因公超速”也好,“没感觉到”也罢,都是在为副市长免于超速处罚找借口,是没有耻感的权力在狡辩,更是某些为官者顽固的特权思维在作怪。一方面,以为“因公超速”就能在超速事实前理直气壮,站得住脚了。事实上,公众早已见惯那些以“因公”之名行违规破例,贪污腐败之实的伎俩;另一方面,喊出副市长“没感觉到”,言外之意也是在于企图以“副市长”这几个字压倒下级,免除应该承担的处罚后果。此乃“因公超速”事件中的第一层特权。

  副市长“座驾”严重超速被下级部门网上曝光后,武威市政府主动向“华藏寺高速交警”“了解情况”上。事实上,“华藏寺高速交警”是隶属于甘肃省武威市管辖的。在市政府的亲自过问下,“华藏寺高速交警”不得已抬出了“临时工理论”。而更为令人尴尬的是,武威市官方向下级交警“过问”“因公超速”的背后,当地正在有序开展“环兰高速春季交通秩序整治”。“下级工作一认真,上级领导就过问”,这不得不说是特权粗暴干预下级日常执法的又一表征。

  说到底,权力倾慕特权,藐视法律,才会在明知超速的现实语境下嘶喊“因公超速”。当务之急是要立即重新启动程序,着手调查“因公超速”事件的始末,还原真相。一旦超速行为本身属实,就需要破除特权,让“因公超速”的相关责任人接受应有的法律处罚。这不仅是给舆论的交代,更是对法律尊严的维护。(李松林)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