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街、玫瑰街、月季街、茶花街、香樟街、丹桂街……赏心悦目的名字,是否让你心情舒畅?昨日,成都市民政局正式公布了中心城区37条城市道路标准名称,其中三圣洪河片区的15条道路以“花卉树木”名称命名。
19条道路位于青羊区文家街办片区:乐平一路、乐平二路、乐平三路、乐平四路、乐平五路、乐平六路、文乐巷、文乐四路等
1条道路位于金牛区抚琴街办片区:文汇里
4条街道位于锦江区三圣街办片区:榕树街、木棉巷、迎春巷、雨树巷
3条道路位于龙泉驿区大面街办和锦江区三圣街办之间:月季街、茶花街、丹桂街
注销翠柳街 (注销南起成龙大道,北止此次延伸命名的茶花街段)
9条道路位于龙泉驿区大面街办片区:杜鹃街、玫瑰街、琼花街、红枫街、天竺桂街、重阳木街、香樟街、楠木街、红松巷
道路
命名原则
■宽度在40米以上、长度在3000米以上的命名为“大道”或“大街”
■宽度在10米和40米之间,命名为“路”或“街”
■宽度在10米以下的命名为巷、里或道
三圣洪河 满路都是花卉树木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自古便是一个与花关系密切的城市。根据三圣洪河片区分区规划,该片区东西向道路以花名命名,南北向道路以树木名命名。
在此次公布的多条道路中,有17条道路在三圣洪河片区内。其中,以观花植物名称或别名命名东西走向的道路共5条,包括杜鹃街、玫瑰街、月季街、琼花街、茶花街;以乔木植物名称或别名命名南北走向的道路共10条,包括红枫街、天竺桂街、榕树街、香樟街、楠木街、丹桂街、迎春巷、木棉巷、雨树巷、红松巷。
另外,该片区原重阳木路更名为重阳木街,并延伸至此次延伸命名的茶花街。因道路规划调整,翠柳街的道路名称被注销,注销南起成龙大道,北止此次延伸命名的茶花街段。
青羊6条道路因老地名得名
除了三圣洪河片区的道路以外,其他道路的命名也是有各自来历的。其中,所属青羊区文家街办的乐平一路、乐平二路、乐平三路、乐平四路、乐平五路、乐平六路等6条道路,因老地名乐平村而得名。而其他同属青羊区文家街办的光映一路、光映二路、光映三路、光映四路则指阳光映照,寓意前途光明;光彩路寓意光芒四射;乐福一路、乐福二路寓意欢乐幸福;光润一路、光润二路寓意道路光滑平坦;乐安一巷、乐安二巷寓意快乐平安;金牛区抚琴街办的文汇里则指文化、文德汇集,寓意多元文融合。
原则上,道路宽度在40米以上、长度在3000米以上的命名为“大道”或“大街”,宽度在10米和40米之间,命名为“路”或“街”,宽度在10米以下的命名为巷、里或道。
天府早报记者钟帆
链接>>>
成都部分老地名来历
文庙街:唐代开始,全国普遍修建文庙,以专门祭祀孔子。唐代以前,则是祭祀周公。汉景帝时,文翁作为蜀郡守,修建了周公礼殿,用石料修筑,以保护书籍,被称为“石室”。这条街因为立有纪念文翁的牌楼,原名为文翁坊。后来经过战乱,周公殿和文翁牌楼均被毁坏,唐代的人便在原址上修建了孔庙,兴办学堂。文庙迄今未被毁尽,这条街也由此得名,现以文庙的方位,分为前、后、西三街。
暑袜街:明代,中上层人士习惯穿羊毛袜,柔韧合脚,温暖舒适。这条街集中了卖毛袜的商店。夏天则卖油灯布袜。四川天暖,夏袜穿着时间较长,因此,此街得名为暑袜街。
指挥街:明代在各省省会设有“卫都指挥使”,衙署叫指挥使署,职责是募集、演练兵员,保卫省城治安,类似以后的警备司令。街道因衙门得名。清代废除卫都指挥使,街名沿用至今。
红照壁街:明代皇城有城墙,御河围绕城墙。皇城正南门御河上有金水桥三座(现人民南路百货公司、新华书店处)。桥前的空地,是文武百官到皇城朝拜藩王的停轿驻马之处。这里立有赭红照壁,是皇族的标志,每年都要漆上赭泥以示吉庆,街名因此照壁得名。红照壁于1927年拆除,街名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