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网络理政直通车开出新感觉
8月5日,家住绵阳市高新区的张女士点开书记市长信箱,想咨询“明年中考体育是不是要加网球这个项目”。两天后,张女士收到了绵阳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吴明禹详尽的答复。在绵阳,越来越多的网友和张女士一样,在需要了解政务信息或是有难事和烦心事时,更愿意通过书记市长信箱来寻求答案、反映问题、获得帮助;而各级政府部门,也乐于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来听听群众的声音,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绵阳的这种变化,始于一年前。
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网友
“欢迎大家‘打酱油’、‘拍砖’,更期待大家为绵阳发展献计……”这是去年7月9日绵阳“书记市长信箱”开通时,市委书记罗强向网友发出的公开信。
与书记市长信箱同时开通的,还有“建言献策”、“绵州论坛”、“微博发布厅”等多个栏目。在书记市长信箱栏目下,还有县市区委书记、党工委书记、县市区长、管委会主任和局长信箱,形成了功能齐全、互动有序的书记市长信箱体系。“网络具有信息传播快捷、广泛、深入的特点。开通信箱,就相当于开通了群众反映诉求的‘直通车’。”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学民说。
对来信的办理和回复,绵阳也有严格的时限要求。信箱开通仅半小时就收到35封信件,当日处理26封。
不少细心的网友还注意到,对回复结果,网友还可以进行自主点评。“办理效果怎样群众最有发言权,只有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网友,才能真正让群众成为‘主裁判’。”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冯俊锋说。
敢于对“不满意”说不
不过,有的“不满意”评价,也让职能部门感到很冤:要么涉法涉诉,要么是利益诉求合理合情不合法,有的甚至“踩到”了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红线”。面对这些不合理的“不满意”,怎么办?
8月9日,三台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带着“申诉书”,一大早就赶到市网信办“过堂”。“过堂”,是指书记市长信箱处理意见回复第三方评价会。对不满意的回复,由第三方评价机制领导小组随机抽取干部群众代表,对相关部门的办理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三台的这桩申诉,起源于网友“小陈”写给书记市长信箱的一封信。“小陈”在信中反映,三台县乐安镇的乐安桥、灵观庙桥同时封闭,导致乐安镇成为孤岛。小陈要求满足基本交通的同时进行危桥加固。三台交通运输局“拒绝”了“小陈”的建议,被“小陈”定为“不满意”回复。
评价会上,三台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向评价组成员介绍了这两座桥的基本情况,及其最终被封闭的原因。同时,向评委们出示了详细的路线图、增设的客运班次运行照片、应急通道、绕行线路指示牌等证据,从各个角度论证了“封闭桥梁后乐安镇成为孤岛”的说法不准确、目前封闭两桥是最佳方案。最终,三台的申诉以全票通过获得“豁免”。
变被动“问”为主动“理”
从3月起,三台县网信办主任何娴有了个新的身份——绵阳网络新闻发言人。
去年8月,一网友在网上发帖反映绵阳公交严重老化。市委书记罗强看到后,立即调研城市公交运行现状。不久,528辆崭新城市公交相继投入运行。此事也给网信办工作人员带来很大启示:被动接招,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网络问政模式有待进一步拓展。
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绵阳适应“网络问政”到“网络理政”的一项举措。按照要求,各级各部门指定的网络新闻发言人,要以本地区、本部门名义,实名在互联网上发布本地、本部门政务信息;根据权限通报管辖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及处理结果;收集网友意见、建议,释疑解惑。
目前,通过网络打理政务日渐成为绵阳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方式。据统计,截至7月30日,绵阳书记市长信箱点击率达33万余次,共收到各类来信 16239件,办结15746件,办结率96.96%,为老百姓解决了一大批实实在在的问题。(记者 吴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