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常回家看看”入法遇执行难:说每月看 34...

“常回家看看”入法遇执行难:说每月看 34天了还没去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7-03 10:06:38

落空的裁决

5月29日,法院调解,两个儿子至少每个月看望一次父母。7月2日,他们的母亲说,两个儿子都没有回来过。

失落的老人

多少年了,一家人都没吃过团圆饭,父母叫孩子们过来,都不来,“我就想,一家老小和和气气的……”

两个儿子长期不赡养和看望父母,郫县一对70多岁的夫妇,两次将儿子们告上法院。郫县法院适用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精神调解,两个儿子同意每年支付5000元赡养费,并答应至少每个月都看望一次父母(成都商报昨日报道)。儿子们有没有执行调解结果?老人是不是满意?昨(2)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进老人的家里发现,34天过去了,两个儿子至今没有回来过。

在这起案件中,法律的善意、法院的孝心裁决都落空了。就像人们担心的那样,“常回家看看”虽入法,却遭遇执行难题。

有客人造访婆婆显得格外高兴

距离郫县县城约20分钟车程,走过一段泥泞的小路,成都商报记者来到老人家里。

站在院子里柚子树下喊了几声,一位70多岁的大妈蹒跚地走出房门,她攥着一把剪刀,双手都是泥。她就是于永芳(化名)、状告儿子的母亲。于婆婆说,刚收了大蒜,要剪出蒜头。

见有人来,于婆婆显得很高兴,赶忙招呼着记者往屋里坐。两位老人住在一间七八平方米的棚屋里,屋内光线昏暗,中间一个灶台,两口大铁锅,两张桌子,几把椅子,最靠里是一张木板床。抬头一看,屋顶是几块石棉瓦,其中一角,露出一个大洞,足足可以钻进一个人。

一碗汤的距离几年没吃过团圆饭

于婆婆说,两个儿子只相差两岁,各自娶妻后,与老人分家。

两个儿子的家离父母家都不远,端一碗汤从这家到那家都不会凉。于婆婆说,大儿媳妇一直在家,生了女儿基本都是大儿媳自己带,两个老人没出多少力;小儿子和儿媳,生了孙子后就到外地打工了,孙子一直由婆婆和老伴照顾,“大儿媳就觉得我们偏心,平时脸色不大好。”

老二两口子,虽然态度好一点,但逢年过节也没邀请老人过去一起吃饭。于婆婆说,多少年了,一家人都没吃过团圆饭,她叫孩子们过来,都不来,“我就想,一家老小和和气气的……”

5月29日,法院就进行了调解,但至今,两个儿子都没有回来过。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function turnpage(page){ document.all("div_currpage").innerHTML = document.all("div_page_roll"+page).innerHTML;}</script>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