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携手央企 开启战略合作新篇章

携手央企 开启战略合作新篇章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5-17 11:41:10

——对话省国资委主任刘国强

今天,四川与央企深化合作座谈会在蓉举行,此举将开启我省与央企深化合作的新纪元。

央企在川发展情况如何?我省与央企对接,未来的新空间何在?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省国资委主任刘国强。

从“输血”到“造血”

记者:“一五”时期、“三线”建设时期以及“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都有过央企大举入川。这次有何不同?

刘国强:我认为,这次是在“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对灾区对四川支持从“输血”到“造血”的又一重大举措。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包括部分在川自身也受灾的央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在电力、通信、交通、油料、仪器医药保障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央企还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目前累计捐款已超过4亿元。如果说这些是“输血”,那么这次央企与我省开展合作对接就是“造血”。

此次座谈会签约项目多、覆盖面广,在我省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等优势产业领域汇集了不少项目,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我省经济发展带来强大内生动力。同时,凭借央企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这些项目将成为我省调整结构、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也将成为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和有力支撑。

在共融中共赢

记者:当“央企”遇上“四川”,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

刘国强:在共融中实现共赢。

首先是共融。四川是央企数量、资产总量比较靠前的省份,也是央企经营状况比较好的省份。央企在川门类众多、行业齐全,包括机械制造、电子、化工、能源、环保和航空航天等,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在共融的基础上实现共赢。在川央企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发挥了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115家中央企业,有80余家在我省设立了140余个省级区域机构或分公司。2009—2012年间,央企先后与我省签署了335个合作项目,投资额达到6168亿元,为我省进入“2万亿俱乐部”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产业层次提升上,央企带来的新能源、环保和航空航天等项目,成为了四川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甚至脱胎换骨的引领力量。

当然,央企在四川这块土地上也实现了跨越发展。据统计,四年来,在川央企资产规模快速扩张,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四年共实现利润636.7亿元,年度均保持在100亿元规模以上;四年共上交税金1933.26亿元。

新机遇洞开新空间

记者:我省为这次央企入川做了哪些准备?

刘国强: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渝经济区建设、天府新区建设等都为央企入川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我特别想谈的是,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八项重点工作,吹响了我省跨越发展的冲锋号,也必将成为与央企合作的新机遇。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川与央企的合作,专门成立了促进央企在川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服务央企已成为省国资委的常态工作。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满足央企在川发展新需求,努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促进央企在川投资发展。对于此次会上的签约项目,省国资委将实行领导分工联系负责制度,做好跟踪落实,确保合作成果尽快见效。

我们还将进一步建立定期合作磋商、信息交流等机制,通过西博会等平台,为央企与我省市州、与省属国有企业的对接合作,创造更好条件。记者 董世梅 曾小清 李龙俊 记者 衡昌辉 余 坪 何海洋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