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王海林
四川是工业大省,工业稳定增长是四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转型升级是四川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
去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提出,四川仍然面临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对于四川工业发展来说,同样面临崭新的发展命题。一方面,我省地处西部,工业化中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做大总量,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是一大要务。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的制约、低端产业规模扩张的不可持续等,又对工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处理好工业经济发展中 “赶”和“转”的关系。概括来说,就是既要“抓紧转”又要“加快赶”。
“加快赶”,主要就是坚定不移保持工业稳定增长。从全省看,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加快推进四川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既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经济强省的必由之路。面向西部,我省工业必须保持稳定增长,才能保持在西部领先的地位,进而为保持我省西部龙头大省地位发挥决定性作用。从一般规律上说,正处工业化中期的四川,增长的动能释放仍可持续。
保持工业稳定增长,需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为企业搭建更便捷的交易平台。需求侧的研究也要加强,要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发现、放大消费热点。推动信息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加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节能高效家电、新型电光源等的推广力度。此外,还要完善考核办法,按照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完善工业发展目标考核办法,更加突出考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抓紧转”,就是要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当前,我省工业进入了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出发点,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惠及民生的基础上,加快实现提质增效升级。
通过强制实施安全环保标准,在优势产业中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组合提升集群优势等,我们将进一步拓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与此同时,激发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也很重要。我们将加强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建设、瞄准产业短板研发、创新,增加创新投入、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等。
当然,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引导。探索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项目和经费的分配机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力度,这些都可以从政策层面予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