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聚焦企业 > >> 旧闻:荆州镇粮管所招标承包纪实

旧闻:荆州镇粮管所招标承包纪实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8-16 10:42:59
  “聘字1号”

  ——荆州镇粮管所招标承包纪实

  改革的大潮撞击着中国大地的每‘个角落。这是十三大闭幕57天之后的一个下午。在荆州占城的’个灯火辉煌的大礼堂里,当江陵县粮食局局长王筱山将一张红彤彤的江粮“聘字1号”证书授予年逾半百的姚庭硅时,会场内外雷鸣般地掌声、鞭炮声足足持续了好几分钟……

  1987年12月28日下午,荆州地区第一家城乡粮管所招标承包答辩会在名城江陵粮油工业公司大礼堂举行。招标单位是江陵县荆州镇粮管所。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年,每年招标基数是:国家下达的粮油合同定购任务必须完成;规定的费用指标不得突破;上交利润确保每年递增10%。们对此表示极大的关注,数百双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一主席台。

  三位投标人坐在台上。中间一位头戴鸭舌帽,是该所原党支部书记。他的右边的一位留着小平头,是该所原副主任;左侧是一位而立之年的“半边天”,也是该所原副主任。三人面带笑容,期待的目光扫视着会场。

  根据投标人抽签确定的答辩顺序,“半边天”首先答辩。顿时,沸腾的会场鸦雀无声。她在简略地自我介绍之后,对该所前几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在充分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并分析了原因后,她严肃地说:粮食部门要由死变活,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随即提出了她中标后实施的改革方案及其具体措施。最后她说:即使我未能中标,也要为改革竭尽全力。她的演说条理清晰,切中要害,对群众提问对答如流,足以显示她的勇气和才能,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紧接着是另一位副主任答辩。他的演讲不亚于前者,以总分82.5分超出“半边天”1分。轮到最后答辩的是那位党支书姚庭硅。他从事粮食工作35年,他说;我已年过半百,本应退居二线。但作为一名党员,应当积极投身于改革的洪流。特别是粮管所还有“旧债”,我不站出来参加投标,就将失去偿还“旧债”的机会。现在招标承包, 企业 振兴大有希望。因为,近几年推行经济责任制积累了经验;内部有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有国家政策、法律的保护;杜绝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将会充分地调动起来。我如果中标后,将运用手中的权力,全力实施改革,使这个历年亏损的 企业 出现勃勃生机。他的“施政演说”合情合理,振奋人心,台上台下屏气静听的人们不断报以热烈掌声!

  三位投标人答辩结束。与会干部职工在紧张又兴奋的气氛中进行信任投票。当评委负责人宣布:姚庭硅以总分95.5分的多数票中标时,会场的气氛达到高潮。

  答辩会在热烈地气氛中结束了。然而有些疑问却始终在记者心头萦绕,似乎不得其解:从答辩会上可以看出,这个单位的党政干部不仅都是些“企业通”,而且具有领导才能。但是,同样是这个单位,这些职工,这些干部,为何过去几十年企业总是亏损,欠债高达200多万元。而现在搞招标承包,国家减少了费用补贴指标,压力增大,这些干部却不仅敢于投标,而且为振兴这个企业个个信心百倍。原因到底何在?带着这一串问题,会后我们采访了这三位投标人。他们告诉记者:长期以来,粮食部门吃的是国家的大锅饭,销多销少都该国家补贴,亏多少盈多少反正都是国家的,亏了没有过错,盈了没有功劳,哪里还有什么积极性?实行招标承包,三者利益关系清楚,功过是非分明,“大锅饭”彻底端掉了,人们的积极性自然会极大地发挥出来。这样一来,我们每年可为国家减亏20万元,企业可盈利10多万哩!

  本文摘自《 中国企业报 》1988年第5期
相关热词搜索: 旧闻荆州粮管所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