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国内抢食 敢到海外争雄
桂绢调整产品结构出口额占4/5以上 本报讯 广西桂林绢麻纺织印染厂,从调整产品结构人手狠抓出口创汇产品,出口额占总产值4/5以上。
这家工厂生产内外销产品采取同步发展的方针。由于国内同类产品趋于饱和状态,一个时期内销大路产品因降价处理的损失达220多万元。这一教训使厂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冲出海外才能打开产品销路。于是他们注重发挥本厂设备功能齐、适应性较强的特点,作出“不在国内抢食,开拓海外市场”的决策,珍惜天然纤维织物在国际市场货俏价挺的有利时机,及时调整产品布局,把生产外贸出口产品当作主攻目标。
这个厂注重出口产品质量,以优质取胜。为保证产品快上质好,厂里采取3条措施:把进厂原料严格分级归类,分锅烹调;组织力量攻克空调设备和生产机台不足难关,使空调湿度达到工艺要求;技术部门研制最佳湿度标准和机台梳理最优隔距,并在各生产工序强化操作手段,使出口桑蚕绢丝一等品率达到95%以上,出现供不应求的俏销势头。
产品畅销以后,这个厂又遇到原料紧缺的难题,他们派出采购人员常年四处奔波,寻找新的协作伙伴。到目前为止,在本区、四川、广东、湖北、江苏等省区一些同行厂家和公司中采取“两厢情愿成姻,扬长补遗互利”的横向联系,解决部分“下锅米”,与此同时,还从海外进口一批腈纶毛条原料,让国产设备吃上“洋米饭”,返回膨体毛线出口。由于产品质量好,外商再三要求增订供购合同,大有卖买可做。(李子红)
本文摘自《中国
企业
报》198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