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聚焦企业 > >> 旧闻:首钢在承包中前进

旧闻:首钢在承包中前进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7-03 11:23:26
首钢在承包中前进
  《中国 企业 报》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创刊了,我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这张以 企业 为服务对象的报纸,在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进程中,能及时地反映企业改革的新成就、新经验,在探索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和交流经济信息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988年是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一年。实践证明,在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中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成功之路。我们首钢的经验也说明了这一点。现在,我谈谈我们实行承包制的几点体会。

  一、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承担对全民、对国家的经济责任。紫阳同志批准的首钢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递增基数以上年利润总额减去上年留给企业的利润为基数,以后每年递增7.2%上交,超过的利润留给企业支配(以后财政部又增加了在留利中交纳能源交通费和建筑税)。这样一来,只要广大职工靠自己的努力,把企业办好,企业就可以尽快地富起来,活起来,做到三自,即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用滚雪球的办法发展生产。

  二、在承包前提下,通过产品自销进入市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国家计划中的产品留给企业15—20%(实际钢材自销14%),加上超产产品,由企业自行出售或留给企业自用;随后又规定自销价格可以上浮20%。这样,企业就部分地实行了商品经济,运用了价值规律;用上浮价增加的收益扩大再生产,起到了调剂市场的作用。

  三、职工的福利和个人收入同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建立生产与生活、积累与消费良性循环的企业机制。企业从多超多留的利润中拿出60%作为生产发展基金,20%作为集体福利基金,20%用于工资奖励;实现利润每增减1%工资总额可增减0.8%(实际未达到0.8%)。这样挂钩分配,使职工生活的改善,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劳动创造,创得多改善就快,没有多创就得不到改善,甚至还可能使生活水平下降,这就使企业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机制。

  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申明确指出:“使经营者的管理权威和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相统一”。企业承包后,广大职工都非常清楚地知道:三者利益的增长都必须建立在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关键又在于决策的正确。因此,他们迫切要求实行民主管理,要求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民主化、公开化,要求选择、监督企业的领导人。事实证明,广大职工不仅要求当家作主,而且确实会当家。每当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企业经营任务完成时,广大职工都主动献计献策,同心协力克服困难。改革后的九年(1987年为预计),首钢共向国家上交利税费59亿元,再加上企业用留利为国家新增固定资产21亿元,国家共实收80亿元,平均每年8.80亿元,比改革前平均每年实收多七倍。实践证明,实行承包制,是企业职工国家当家作主,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好形式。

  本文摘自《 中国企业报 》1988年第一期
相关热词搜索: 旧闻首钢承包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