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5月,广药集团正式收回红罐王老吉生产经营权之后,围绕着王老吉和加多宝的战争从未停息过。为何两家不能和解?为何不能良性竞争?为何官司没完没了?5月29日在王老吉凉茶媒体沟通会上,这些问题得以首次解密:王老吉之争的所有根源皆源于英资
企业
加多宝董事长陈鸿道的行贿畏罪潜逃。
广药表示,“在和解之路上,我们进行了多次努力,但都没成功。”无奈之下,广药集团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史上最廉价商标租赁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去年5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终局裁定广药集团获胜,成功收回红罐和红瓶王老吉凉茶生产经营权,到现在已经一年时间过去。全程参与了王老吉商标案的广药集团副总经理倪依东揭秘了王老吉纷争的整个来龙去脉。
2000年鸿道集团与广药签订商标许可主合同,将商标的使用期限延长至2010年。借用王老吉这个凉茶行业的百年老字号,加多宝董事长陈鸿道在获得了丰厚利润,为了更长时间使用这个商标,在合同还有8年到期的情况下,2002年至2003年,陈鸿道通过三次行贿300万元港币,又签订两份补充协议,将王老吉商标许可期限延长至2020年。
但是商标使用费2000年400多万元,到2010年为491.4万元,即便到2020年也只有500多万元。而陈鸿道经营王老吉早在2010年就达160多亿元。按照国际惯例,商标使用费以销售额的5%收取,而鸿道所付的只占0.03%,低于国际惯例100余倍,被媒体称为“史上最廉价商标租赁”,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
2004年,陈鸿道行贿案东窗事发,在陈鸿道的供词中明确表示,其行贿是为了签订商标补充协议,以低廉价格延长使用时间。2005年10月2日,广东公安边防部门将陈鸿道抓捕归案,当月19日,陈鸿道取保候审,后弃保潜逃。
加多宝董事长潜逃无法对话和解无路 2004年广药集团新班子调整之后,认识到严重偏低的“王老吉”商标使用费将造成国有资产的巨额流失,一直寻求各种方式予以纠正。而这段时间,陈鸿道虽然在海外,但仍通过各种人脉和途径,表达想要将王老吉商标占为己有的目的。为此广药集团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2009年4月,“王老吉”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10年11月,权威评估 “王老吉”品牌价值高达1080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品牌。成功断绝了陈鸿道一直以来想以低价独占“王老吉”商标的企图。
2010年5月双方所签的主合同到期,广药以电话、公函、律师函等方式多次与鸿道集团联系,对方皆以“董事长不在”为由不予理睬。为协商解决商标授权问题,广药专门派出高管到其香港总部沟通,对方仍说“董事长不在”将广药拒之门外。由于陈鸿道畏罪潜逃,导致王老吉商标纠纷无法进行对话。与此同时,加多宝不断加大侵权行动,通过篡改商标字体等形式侵犯王老吉的权益。万般无奈之下,2011年4月26日,广药集团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正式提出仲裁申请。
在长达380天的仲裁阶段,仲裁贸易委员会曾于2012年3月14日协调双方和解,广药方面8名成员到场,但是对方却临时单方面放弃。“在和解之路上,我们进行了多次努力,但都没成功。甚至去年在收回王老吉商标授权之后,仍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双方合作的意愿,但并没有得到对方的响应。这与加多宝陈鸿道潜逃海外的缺位关系密切。正是陈鸿道一步步激化了王老吉之争。”倪依东说。
在正常的司法程序之下,广药收回“王老吉”商标,然而,双方的战争并未停息,加多宝走上了另类的竞争之路。
加多宝外资身份扮民企打悲情牌 2012年5月,王老吉商标被判租用到期后,加多宝一直充当影帝,扮演“民企弱势者”的角色,试图故意制造国企与民企的对立来骗取消费者同情,绑架民意,大打“悲情牌”。
事实上,经查证,加多宝是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外资
企业
,是香港鸿道集团全资子公司,企业性质为外资。十多年来,其利用外资身份在国内获得了土地、税收等特殊优惠。但是却处处以民企身份,利用时下社会对国企舆论,使用黑公关等手段,不断攻击广药集团和公有制经济,博取民众同情。今年两会期间,加多宝还其官方网站上以民营企业身份发表《致两会代表委员的公开信》,故意挑起各种经济体制的之间的矛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卫红教授指出,悲情营销其实是一种暴力营销,因为绑架民意,为的是获得法律之外的另一种特权,获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外的“特殊待遇”。加多宝利用外资身份获得投资上的优惠政策,又扮演“民企”获得舆论上的“超国民待遇”,这才是真正的特权阶层。
加多宝市场暴力营销不断制造流血冲突 2012年8月15日—南昌,王老吉路演活动遭加多宝阻挠打砸,造成三名工作人员受伤住院。
2012年8月28日—苏州,王老吉员工惨遭加多宝毁容,涉案加多宝员工已被依法逮捕。2013年1月10日—深圳……
就在红罐案开庭前的2013年5月11日,在广州白云区,王老吉员工在向某烟酒店推销王老吉凉茶时,加多宝四名业务员将其中一名业务员的手机抢走,并将王老吉业务员抬出店门口推倒在地,而后加多宝十几人围殴王老吉员工,造成三名王老吉员工严重受伤。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8月至今,加多宝员工类似暴力
事件
在宝鸡、广州、东莞、深圳、苏州、南昌等多地上演,总数达数十余起之多。而在5月红罐官司开庭前,加多宝还在多地发动种植户喊口号、拉横幅,妄图给司法施压,将商业纠纷演变成社会
事件
。凉茶
行业
资深人士指出,“当前个别企业在终端实施的无底线竞争,不仅深深伤害了凉茶市场,也是在亲手摧毁自己的企业品牌,而这场商战从台面上转到台面下,甚至转向‘暴力’,已经远离商业竞争本质”。
没有王老吉就没有凉茶产业的今天 红罐案还没有结果,加多宝最近投放的所谓王健仪《传人篇》广告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广东三环汇华律师事务所律师温旭在会上指出,广药是王老吉凉茶在大陆唯一合法继承实体。加多宝广告内所谓王泽邦后人所宣称的祖传秘方独家授权,并无任何实质依据。
对此广州市国资委也在会上表示,王老吉商标等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王老吉一脉传承发展至今。广药集团是王老吉唯一合法传承实体,拥有和王老吉相关的所有权益。
185年来,王老吉都以做凉茶为主营,不但是社会公认的凉茶始祖,更为凉茶产业的今天打下了坚实基础。首先,凉茶产品从水碗凉茶到方便携带的凉茶粉、凉茶精,再到现在的饮料,没有王老吉在科技上不断进步就没有这一切。1991年,王老吉进行科技开发,将粉状与精状的凉茶药品变成了凉茶饮料,成功解决了凉茶的包装,储存和运输问题,创造性地开发出中国最早的盒装和罐装凉茶饮料,从而使凉茶生产规模和产业基础不断扩大,
其次,王老吉这一享誉百年的老字号,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在岭南地区家喻户晓,而这正是加多宝当初选择租用王老吉商标的最主要目的。加多宝正是凭借王老吉这一品牌获得了市场的成功,从而才有了发展的基础。而没有王老吉这一品牌,也就没有凉茶产业。如今,王老吉再度领航凉茶
行业
,正在制定凉茶行业标准,以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开发出低糖、无糖和固体凉茶,不断壮大凉茶的品类,引领凉茶产业新发展。
从去年5月开始,红罐王老吉经过一年的发展,目前成长态势喜人。今年第一季度销售远超预期。广州市人民政府给广药集团的贺信中特别指出,支持王老吉做大做强,成为中国饮料行业的知名民族品牌。随着凉茶旺季的到来,相信王老吉会有更好的市场表现,广药集团预计今年王老吉将实现100亿元销售。
广州市国资委表示,依法依规做大做强王老吉是广药集团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广药集团经营王老吉凉茶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