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快步奔走,如不想错过美丽的风景,不妨回回头。前几年,伴随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抢抓机遇占领市场,做大GDP,实现了规模化发展。近几年,国家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建设热潮略有降温之势,股份公司适时提出了“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的奋斗目标。2013年,集团公司确立了“质量效益年”主题发展思路,正好契合了中央提出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有效益地发展,有质量地增长”的方针目标,意味着集团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向精细化管理型转变,这种转变是从大到优再到强的观念的转变,也是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认识的转变。
近年来,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电务公司依靠自身优势,积极主动,不等不靠,励精图治,顽强拼搏,克服了外部环境的重重挫折,实现了稳增长,
企业
发展呈现健康、和谐的良好势头。思路决定出路。电务公司在“一业为主,多元经营,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引领下,多次数多阶段地对
企业
未来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三年发展或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本着从电务特色出发,紧紧抓住“四电”主业的根,从本地向外地辐射,从铁路向地方延伸,为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树立了旗帜,为员工追求更加幸福尊严地生活明确了方向。电务公司充分发挥专业公司优势,精于管理,追求效益,一直以来都保持着稳健向上的发展态势,项目管理模式日益科学高效,项目盈利水平保持稳中有升,市场布局逐步多元广泛,产品结构更加协调合理。
一、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市场空间 社会在变,形势在变,企业的改革发展思路也必须要变。自铁路主辅分离以来,公司面临着目标客户的巨大转变,外围竞争力量突然涌入,自立生存能力受到空前挑战。为主动顺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在立足西南地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确立了“走出去”的战略思想。
坚持协调地发展 一直以来,电务公司以诚信的经营和负责任的态度稳稳地守住了成都、昆明两局市场,尤其在二级市场的份额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同时,紧跟国家经济建设步伐,主动出击,抢抓机遇,依托集团这艘航母,有的放矢,成功拓展了西安、南宁、兰州、沈阳、哈尔滨等局及神华、广铁集团等区域市场,然后通过“以现场换市场”战略,深入推动市场滚动开发,使企业逐步扎根区域,实现了“以项目养项目”的良性发展。公司因地制宜,设点布局,以办事处及经营性分公司的模式延伸经营触角,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分公司-办事处-项目部”四位一体大经营格局的作用。企业经营足迹遍布全国十余个省市,市场布局初具规模。2012年,公司省外工程份额占比36%。
在铁路外,借力中国城镇化改造的黄金机遇期,公司确立了以城市轨道交通为突破口的调结构、促转型目标,成功进入成都地铁1号线供电系统领域,为企业进一步均衡产品结构,促进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了机会。通过成功打造成都地铁1号线供电系统工程,公司相继在成都地铁2号线、3号线、7号线获得份额,涉及专业从刚开始的供电,逐步扩展到供变电、机电、通信、接触网、消防等专业。同时,以国铁为依托,通过品牌影响,公司在地方铁路专用线,电力农网改造,高速公路机电,环保水处理,弱电智能化等领域市场都有所斩获。2012年,公司非铁路市场份额占比38%。
至此,公司经营转型取得较大突破,市场空间持续拓展。企业逐步摆脱了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国铁“一条腿”走路的单一化发展方式,市场结构渐趋合理,多元化、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机制逐步完善。
二、夯实管理基础,提高发展质量 万丈高楼起于平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企业管理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一样,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紧密配合,协调自如。企业各级管理层之间,各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都需要相互支持、配合,做到沟通无障碍,管理无缝对接,否则此消彼长、尔虞我诈、推诿扯皮,最后带来的是效率低下、资源内耗、四面楚歌。近年来,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张,管理链条拉长,管理幅度增大,企业现场管控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为主动适应形势,公司领导班子不因循守旧,敢于打破常规,从自身实际出发改革创新,追求卓越,使企业综合管控能力显着增强,项目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坚持安全地发展 公司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的理念,坚决采取“铁石心肠,铁的纪律,铁的手腕”“三铁”安全治理方略,收到了显着的成效。因为管理者们相信,在安全管理上的心慈手软就是对企业、对员工的残忍。为彻底扼制住工程施工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即惯性违章,公司出台了“预防事故二十五条红线”及“两违处罚办法”,通过明示日常检查中最容易犯的违章操作,列出明确的处罚标准,让大家心有标尺,心有余悸,从而自觉对标作业,按章合规操作,最终形成标准化的作业习惯和指挥管理。为强化作业班组与轨道车组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公司制定了“自轮设备一体化”管理制度,明确了责任主体,形成了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为强化执行力,确保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公司在加大日常检查力度的同时,创新检查考核机制,推行干部下现场量化考核制度,季度安全质量和基础大检查制度等,做到专项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基础检查与安全质量相结合,检查与考核相结合,确保现场管控水平得到了持续的改善。2012年,公司安全专项奖励累计超过300万元,罚款65余万元,通过重奖重罚,全面保证了“安全生产年”预定目标的实现,彻底扭转了近几年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不利局面,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内外环境。
安全发展不仅表现在施工生产上面,还应该表现在企业整个运营系统的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为有效防范企业在“走出去”及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公司近年来始终致力于企业内控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制度建设,执行力建设多管齐下,制定并颁布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内控管理手册,使企业的风险管理
文化
逐步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并逐步融入企业干部员工的核心价值观。首先是经营风险。注重风险评估,坚持“五不投”,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其次是分包风险。着重关注劳务分包风险,切实把好协作队伍进口关,分包单价审核关,分包合同签订关,验工计价监控关,民工工资发放关等关键环节,防止管理失控。最后是过程风险。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特别针对一些重、难点工程,有计划地开展期中审计,辅以每季一次的经济活动分析,便于及时发现和改善过程管理中的缺陷或薄弱环节,辩证施治,使项目综合管控能够有序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