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工厂网小编获悉,立足于北京的生鲜电商优菜网近期正在寻求转让,转让价格150万左右。尽管如此,创始人丁景涛表示仍看好生鲜电商发展前景。
在电商行业,生鲜品类一直因为其配送、保鲜、用户购物习惯等问题而被认为是比较难做的细分品类。目前国内的生鲜电商包括本来生活网、优果网、果酷、电果网、美味道等,而淘宝、京东商城和亚马逊中国都开辟了生鲜频道或者开始销售生鲜品类。
优菜网成立于2010年8月,主要经营新鲜绿色有机果蔬,包括肉蛋奶、油盐酱醋、日用品等快消品。网站提出“像送牛奶一样送菜”,在客户门口放置购物箱,让顾客下班前,蔬菜就已经等在家门口。2012年优菜网的注册用户已接近两万名,销售额约300万元。这次转让,创始人丁景涛的开价只有150万。丁景涛说,转让不是因为亏本,而是因为没有钱继续扩张。
生鲜电商秉承的让生活更方便的理念,确实不错,但生鲜电商一直面临配送、保鲜、用户购物习惯等问题,不少百姓还是习惯去菜市场或者超市购买生鲜果蔬。
市民:这个东西离老百姓生活稍微远了点,而且不是传统的地方,菜市场、超市比较多,品类也比较全,除非是买国外进口的、有机蔬菜可能会买不到,通过比如那种远郊大棚,他们也会有自己的网站。
有一位李女士,在几个月前办了一张某报业集团旗下的果蔬网订购卡,开始体验还行,但随后到了冬天,果蔬作为非标准品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李女士:号称无公害,所以比市场买的一般蔬菜都要贵,而且还可以订水果。用完了之后,我们觉得还不错,就继续续费办了一张,体验就不如初期那么好了,尤其到了冬天以后,清单上的蔬菜不是那么全,送来以后感觉蔬菜不是那么新鲜,比如一颗小西红柿长得很大,西葫芦比市场上的大,很有可能不像平时买的人那么多,流通那么畅通,所以蔬菜长在上面没人买,越长越大,送来的时候已经老了。
有统计数据显示,优菜网创办一年,就吸引了1.7万多名注册用户,安装了8000多个菜箱,每天的订单量达到1000单。但之后,优菜网的注册用户并没有显著增长,目前大概是在两万名。盘点2012全年,优菜网销售额只有300万左右,网站客单价则在40元左右。
如此一来,消费者谁不愿意用更低的价格,在家门口的菜市场买看得见的放心菜呢?生鲜电商的未来究竟怎么样?前景如何?我们来听听电商和专家的看法:
优菜网创始人丁景涛解释,目前线上买果蔬价格高,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规模和资本,使得生鲜电商的成本难以摊低,但他看好生鲜电商这一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
丁景涛:如果量大,我们的成本实际上是有优势的。菜市场很大一个问题就是损耗比较高,叶菜的损耗一般可以超过30%,订单的方式对菜的损耗是低于5%的,生鲜的利润率还是比较高的,菜市场一般加价150%,我们加价多的时候是130%、140%,与菜市场的加价率接近一点,毛利还是可以的。
目前,生鲜电商产品分三类:一是生鲜蔬菜,每天都用但保质期短;二是水果,产品和配送相对标准化,供应链好管理;三是家禽鱼肉类产品,对物流本地化要求比较高。电子商务专家鲁镇旺认为,即便是最容易做的水果类,规模和市场空间也很有限,短期内他不看好生鲜电商的普及和发展:
鲁振旺:这三类对管理、对健康的需求也不一样,只要是生鲜电商里做的,成本肯定要比线下高很多,所以这个行业很难吸引大家,赚点小钱是没问题的,但是梦想着IPO难度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