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技术一直是我们的‘短腿’,现在终于有了突破。华星光电8.5代线项目的阶段性成功,说明我们在高世代薄膜晶体管显示器技术领域取得了从生产工艺到良品率的全面突破,我们进入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能生产高世代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国家的行列,为今后我国显示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10月13日召开的华星光电满产庆典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对华星光电提前实现满产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为自主创新与深圳速度的最佳结合典范,华星光电的阶段性成功备受瞩目。庆典当天,深圳华星光电宣布8.5代液晶面板项目提前三个月超越10万片的设计满载产能,9月份实现10.8万片,良品率达到95%,标志着该项目取得阶段性成功,成为国际一流、海峡两岸产能最大的8.5代液晶面板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发来贺信,对华星光电项目提前达到设计满载产能目标、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贺信中希望华星光电以此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实践产业转型升级道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当我国信息产业的排头兵。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也发来亲笔贺信,希望华星光电能够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与产品质量,进一步掌握核心技术,助推我国在面板显示技术领域打一个翻身仗。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广东省副省长刘志庚,深圳市市长许勤,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綦成元,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丁文武等领导出席了仪式。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在产业界的齐心努力下,中国不仅逐渐摆脱了缺芯少屏的局面,更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制造转型提供了典范和信心。
据悉,华星光电是我国2010~2012年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以来,国内首个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建设的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华星光电项目的阶段性成功是对深圳质量、深圳速度的最佳诠释,同时带动了珠三角平板显示产业聚集区的发展,为实现工信部《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平板电视面板自给率80%以上”的产业目标做出了贡献。
据TCL集团董事长兼华星光电董事长李东生介绍,华星光电自2010年3月动工启用时17个月建成投产、10个月爬坡满产,创造业界最快纪录。从去年10月量产以来项目总体经营情况走势良好,产能与良品率得到快速提升,各项业务都取得了积极进展。李东生表示,将以华星光电顺利满产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继续推进技术创新,把华星光电打造成为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做出贡献。
据华星光电代理CEO陈立宜介绍,华星光电在投产至今的一年内,成功导入自主创新的HVA技术工艺,凭借高透光率的优点使公司产品达到业内先进水平。四道光罩制程全面应用于32寸产品,预计明年扩大至其他尺寸产品,并且将导入GOA、COA等先进工艺。另外37寸、46寸面板产品已实现量产,正积极开发55寸等其他尺寸及4K2K超高清面板产品。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与新产品的推出,公司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目前,华星光电已成功开发出全球最大110寸四倍全高清3D液晶显示屏——“中华之星”,使中国成为继日韩后掌握自主研制高端显示科技的国家,并且“中华之星”已在人民大会堂安装调试完毕。此外公司正积极进行OLED技术研发,已投资建立4.5代OLED试验线。
第三方调研机构公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9月华星产品出货占世界市场份额为9.5%,已超越夏普成为全球第五,其中32寸产品出货为全球第一,同时在中国内地市场成为第二大液晶面板供应商。9月份华星光电产品实现实际销量165万片,开工率及良品率的稳步提升,优良的品质以及价格优势极大地吸引了终端厂商的青睐,其中包括海信、长虹、创维、三星、冠捷等国内外一线厂商。
业内人士指出,华星光电的阶段性成功,标志着我国平板显示行业开始掌握高端液晶面板核心技术,摆脱了长期以来受制于人的局面,并具备了在国际市场上与世界一流厂商角逐的实力。随着华星光电产能的持续提升与产品线的不断丰富,未来在政策的支持与市场需求恢复增长的背景下,华星光电的行业地位将得到突显,发展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