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停工,换来两次共500元工资涨幅及两大高管离职,员工‘胜利’了。而这场‘胜利’,却犹如一贴巨大无比的创可贴,紧紧裹住了新飞电器的伤口,止血、镇痛,却终究无法祛病。
钱之祸
20日,是新飞电器发工资的日子。员工们的口袋里,多出300元。
这300元是员工用四天的“维权”行动换来的。10月9日起,新飞电器冰箱一部数千员工开始主动停工,并在工厂及总部大门张贴出了《告全体新飞同胞书》。以此形式来向资方抗议,寻求对话机会。
员工的首个诉求体现在工资调整上。据新飞电器内部员工表示,厂方已经连续10年没为工人涨过工资。新飞方面则很快作出《情况说明》,对此说法进行澄清:说新飞电器员工已经十多年没有涨薪,这完全不符合事实。十年来,新飞电器工人工资有陆续增长,只是工资增长幅度与物价直接生活指数增长水平相比偏低。
而这个“偏低”,同样致命。据了解,在新乡市(新飞电器大本营所在地)平均工资不足500元的1999年,新飞电器员工工资约为1000元左右;如今,当新乡市的平均工资水平升至2160元时,新飞电器员工工资仍在千元上下徘徊。
“乍一听新飞电器员工月均收入仅1000元左右,我还真不信。”作为同行,身在沿海一家家电企业,月收入3000元的王明向新金融记者表示,几天来,其对新飞及其员工的认知经历了从错愕、不解,到理解、同情却又感到无奈的转变。
“河南省新乡市是个人群流动性不大的地方,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即便对新飞电器不如意,又能去哪呢?从某种程度上说,很多人都被新飞电器‘绑架’了。”数字华夏北京品牌传播研究机构首席顾问姜培峰告诉新金融记者,对于部分新飞电器员工而言,他们并没有太多退路。
好在,资方并没有进一步逼迫背水一战的员工们。新飞电器控股方丰隆亚洲承诺分两次对员工涨薪500元,即本月起月薪上涨300元,2013年1月起再次上涨200元。此外,员工日常加班费将按照实际工资的日工资进行计算,不再执行此前的加班费每日定额制;员工节假日福利也较之前得到改善。
而这,仅是员工的最低诉求。
人之痛
新飞电器员工不满的,除了工资,还有人事。
在《告新飞全体同胞书中》,员工言辞激烈地指出:“在新飞严重亏损的前提下,管理层却利用职权中饱私囊,甚至个别管理者素质低下,对员工态度恶劣。”矛头直指新飞电器现任高管。
表面看起来,结果大体可以让员工满意。此次风波中员工要求罢免的新飞电器人力资源部总监连国庆、生产制造部副总经理张伟添将离开新飞电器,此前被免职的生产制造部总经理和强则将官复原职。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多位新飞电器员工均有意无意提到前任领导者刘炳银和李根不但有能力,且亲和力十足;而从2006年11月起出任新飞电器公司董事长的张冬贵及其继任者,则多被指缺乏管理经验,且始终无法得民心。
“刘炳银时代,新飞从无到有,迅速做到了中国前三,当时是要做成河南的骄傲,中国的骄傲,甚至世界的骄傲;李根时代,延续着之前的思路,但并没有做到更大更强;而到了‘后李根’时代,日渐下滑,逐步停滞,几乎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东西。”姜培峰认为,导致新飞电器凋零的罪魁祸首终归还是人。
而丰隆亚洲的介入刚好是加速领导层动荡和更迭的重要原因。自丰隆亚洲控股新飞电器后,原新飞电器的中高层被陆续替换:2010年11月,董事长张冬贵突然宣布离开,同年12月,新飞原副董事长高嘉琳在退休两年后重出江湖,接任董事长;不足一年,董事长的担子便传到了阮建平的肩上,总裁也随即变成了吴俊财;与此同时,由丰隆亚洲自己任命的销售总经理羊健、首席财务官尹浩恩、技术中心总经理梁尚勇,也在这一年内相继离开新飞电器。
同人才一起流失掉的,还有业绩。
新飞电器曾和海尔、美菱、容声并列中国冰箱的“四朵金花”,曾创造出中国第一台无氟冰箱,“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的广告词更是家喻户晓;而如今,新飞电器则只能在严重亏损中挣扎:2011年,新飞冰箱总销量不足350万台,甚至低于去年饱受争议的新生代品牌奥马冰箱的460.9万台。
“国内市场排名第十,已经非常糟糕了,但是照目前这种情况走下去,我估计明年连第十也保不住了。”家电产业咨询观察家刘步尘向新金融记者表示,矛盾得不到妥善解决,新飞电器是没有前途的。
标之殇
“维权结束了。”说起刚刚经历的四天,陈刚(化名)对外只是轻描淡写地讲述着发生在新飞电器内部的事情。然而当回到一个人的时候,其在自己的微博里记下了这样的文字:“新飞电器集团工人维权‘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圆满’结束了,组织者满意、政府很满意,工人基本满意,资方表示理解工人、支持政府,‘皆大欢喜’。表象下却是地雷密布、危机重重,前景堪忧,没有赢家,问题并没有解决,反而更加危险。”
对此,刘步尘亦向记者表示:“员工的要求很容易解决,但背后的深层次矛盾——新加坡方面(指丰隆亚洲)和新飞集团的,或者说和新飞集团背后站着的新乡市政府之间的矛盾,现在已经到了非常尖锐的地步,是很难解决的。”
目前的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是新乡市新飞集团和丰隆亚洲在1994年合资成立。2005年,丰隆亚洲通过购买新飞集团持有的国有股股权,成为控股90%的大股东。至此,新飞电器成为一家外资企业。 而“新飞”品牌的所有权在中方手中。2009年,中、新双方签订了新飞知识产权协议文本,按照约定,丰隆亚洲旗下的新飞电器拥有“新飞”冰箱、洗衣机和空调产品的品牌使用权,而新飞集团则拥有“新飞”厨具等小家电产品的品牌使用权。
随着近年来新飞电器的下滑、新飞集团及新乡市政府的愈发不满、丰隆亚洲的“无动于衷”,双方矛盾终于激化。新乡市政府主导下的新飞集团开始另起炉灶,注册成立新乡新飞实业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与丰隆亚洲控股的新飞电器完全一致,且将使用“新飞”品牌;几乎同时,新飞电器则对商标标识进行变脸:不仅原标识中的雄鹰变成了海鸥,还将“新飞”的英文拼写由FRESTECH变成了FRESTEC。此举被外界视为丰隆亚洲与原新飞电器的决断。
显然,就目前来看,双方都在“新飞”品牌上做文章,没有一方显示出让步迹象。而“一个媳妇两个婆家”的局面或将把“新飞”品牌这个昔日的“好媳妇”活活拖累死。
“不管是为哪个新飞,总之本着为新飞发展的大目标,双方坐下来好好谈一谈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否则矛盾只会更剧烈,最终将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刘步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