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由安徽天康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个纳米钛酸锂电池,通过国家动力及储能电池检测中心的检测和省级科技成果鉴定。此次研发的新电池是国内首个具备产业化条件的纳米钛酸锂电池,可在-30℃低温下保持常温时的性能。
据介绍,普通锂离子电池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能量转换效率、长循环寿命等优点,但存在低温时难以放电和充电等问题。安徽天康与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的专家合作攻关,大胆采用钛酸锂为负极材料,以及增加压缩应变恒压阀等核心技术,历时4年研发出了安全、环保、长寿命的新一代纳米钛酸锂电池产品,无论在性能以及体积比上都大大超越了其他锂电池产品。
据了解,普通锂电池在0℃以下充放电能力很弱,无法正常工作,而纳米钛酸锂电池在-30℃至55℃时充放电往返能量转化效率在86%~91%,性能十分优异;普通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寿命在5000次左右,而纳米钛酸锂电池循环寿命可达20000次以上,使用期限超过15年。
目前,天康公司试生产的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叉车、搬运车、巡逻车、观光车,将来还可用于对电池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电动大巴、矿用工程车以及军用和航天等领域。(汪永安)
来源: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