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不讲条件。有一种爱,不舍昼夜。天底下的每一位母亲,便是这大爱的给予者。 在刚刚过去的那一天,是每一位母亲的节日。在刚刚过去的那一天,人们用送鲜花等礼品,或是电话、短信问候祝福等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与敬爱。 每年,母亲节只有一天,可对母亲的爱却不止一天。爱也是需要表达的。我们越来越重视母亲节,这自然是好的。但对母亲的关爱不能止步于特别的时间节点。身为儿女的我们更应该考虑如何把对母亲的爱融入一年365天的琐碎生活里,让皱纹渐长、渐深的母亲体会到浓浓的关爱,体会到幸福与喜悦。 有的人会说如今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平时忙没时间去关爱母亲。可扪心自问,多少次本可陪母亲说贴心话、散散步、吹吹风,却忙于觥筹交错的应酬?即便是所谓的特地回家看望父母,也往往只是坐享母亲亲手做的美食,然后便抱着电脑、捧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这就是看望吗?母亲给我们的爱很深,要求的回报却并不多,而我们的回馈呢?千金难买的是亲情、是陪伴。母亲并不需要华衣锦食,高昂的礼物抑或丰厚的现金。母亲需要的是我们常回家看看,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慰藉、关爱与温暖。多抽时间看望,多用心陪陪母亲吧!在母亲节,也在不是母亲节的日子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古训我们太过熟悉。可我们为何还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想一想吧,小时候,母亲是怎样细致与耐心,不厌其烦地教会我们吃饭穿衣、走路说话。等我们再大一些的时候,母亲又是怎样的操心我们的学业与身体健康,再到后来的工作与成家……母亲总是操劳着、倾注着她的爱。深爱一人时,所有的付出都那么心甘情愿,那么自然而然。身为儿女的我们,不要将对母亲的爱深埋心底,而要用语言、用行动表达出来,让母亲感受到,体验到。 今年的母亲节,是芦山地震后的第一个母亲节,亦是汶川地震五周年祭。地震中,那些舍身救子女的母亲们,那么痛失儿女的母亲们;地震后,那些勇敢坚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母亲们,在这样甜蜜又忧伤的日子里,我们祝福你们,愿你们安康。同时,政府和社会更应该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让所有母亲们享受到平等的权利,让准妈妈不会因孕育、生产而受到不公正待遇,让失独家庭的母亲、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的失独家庭母亲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著名诗人洛夫说:“您的伟大,凝结了我的血肉;您的伟大,塑造了我的灵魂。”从个人到社会,让我们伸出温暖的手,抹平母亲紧蹙的眉头。 ■ 深圳特区报评员 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