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梦想加实干的中国大外交 2013年春天,上任伊始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展开了一连串外交行程,对俄罗斯与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接着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一系列外交活动展现了大国领袖新风采,更彰显中国人民梦想加实干的全球战略新思维与大智慧。 首先是访俄,不仅“好看”,而且“好吃”,中俄关系成为“优先”,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对大国外交的新调整。 习近平主席在同普京总统会谈时强调,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深化中俄战略关系在两国外交全局和对外关系中都占据优先的战略地位。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演讲中,呼吁各国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强调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因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中俄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在涉及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决定深化在反导问题上的相互理解、协调与合作,反对一国或国家集团单方面、无限度地加强反导,损害战略稳定和国际安全。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及北约、日本借口防范伊朗与朝鲜的导弹威胁,在欧洲、中东、亚太加紧部署反导系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俄联合声明》在客观上对其形成了制衡。 在中国的大国外交之中,中俄关系的政治、军事、安全、战略“含金量”无疑最高,其经济尤其是能源的“含金量”也在增加,因而是最“实打实”的一对关系,需要倍加呵护。 其次是访非,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对发展中国家的格外重视,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外交布局的“基础”,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继续在国际社会为发展中国家说话。 习近平主席在坦桑尼亚用“真”、“实”、“亲”、“诚”四个字准确概括了历久弥新的中非关系,强调中非关系的本质特征是“真诚友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习主席还推己及人,提出了息息相关的“三个梦”:13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国梦”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兼善天下。 然后是出席金砖峰会,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的多边外交更加强调借由新兴大国战略协调以改革国际体系。 金砖峰会发表《德班宣言》,中、俄、印度、巴西、南非五国决定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初始规模为1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库、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和智库理事会。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发表《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主旨讲话,强调五国应“坚定对自身发展道路的自信、对金砖国家合作的自信”。 再就是出席博鳌论坛,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的“大周边”外交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兼顾自身“维权”与地区“维稳”、更加坚持原则。 习近平主席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各国应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出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强调中国将继续妥善处理同有关国家的分歧和摩擦,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努力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和地区和平稳定大局。中国将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坚持劝和促谈,为通过对话谈判妥善处理有关问题作出不懈努力。 当前,东亚和平发展正面临多股逆流的严峻挑战:一是日本安倍政权的右倾化,其颠倒是非、蓄意炒作“中国威胁论”,竭力扩军备战,拒不承认中日钓鱼岛主权争议,处心积虑地“围堵”与“抗衡”中国;二是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剑拔弩张,美国趁机强化东北亚军事部署;三是菲律宾等在南海寻衅滋事、胡搅蛮缠,极力将南海问题“东盟化”、“多边化”,美国等趁势浑水摸鱼。习主席的演讲可谓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是在不点名地警告有关国家不要误判形势、不要低估中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决心和意志。 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开局外交堪称大手笔: 一是调整布局,充实手段,使中国外交“大棋局”更加平衡实在。开局外交构成了完整的中国外交布局,涵盖了大国、发展中国家、多边与周边外交,同时突出了经济与公共外交,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从新的实力地位与国际战略态势出发,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升级换代,外交态势更加积极主动、进取有为。 二是凸显中国领导人自信从容、柔中带刚、刚柔相济的外交风范,弘扬了中华战略文化优良传统。习主席的外交思想既有梦想与理想主义色彩,富有激情与豪情,又有实干精神与现实主义风格,冷静淡定,是对义利兼顾、德力俱足、刚柔并济的“务实王道”的创造性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外交将在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引领下扎实推进、攻艰克难、成就新辉煌。(文/陈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