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山东商报:“北漂乡愁”呼唤城市遴选机制

山东商报:“北漂乡愁”呼唤城市遴选机制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3-11 12:19:10
  3月9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驻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及80后北漂者该如何做出人生选择时,他表示,北漂者应该回到家乡去,在家乡更容易受到尊重。

  若单独看“北漂者应该回到家乡”,大抵如“农村孩子不应上大学”一样,可以纳入“雷人雷语”之列,让人不甚舒服。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更应深知多元语境、公平选择的重要性,少些“回到家乡”的绝对性建议。北漂者的“乡愁”,应该视不同情形做不同解读,有时候它是对家乡的眷恋,有时候却也是对理想的坚守。

  然而,仔细盘点宗庆后这番“雷语”,却不难看见其出发点顾虑:在钢筋水泥、一线城市间,一个人更有机会触摸理想,更有可能抵达成功,然而他却不得不容忍房价高涨、交通拥堵、工作压力大。当然,没有“应该与否”的绝对性建议,选择去留,是坚守还是逃离,各色人物亦有不同选择。

  回到家乡,意味着“识趣”逃离、受人尊重,同时大可不必承受一线城市的房价、交通、教育医疗等压力。但也正是因为“回到家乡”,便有可能失去了开放环境、进步可能,同时站在资源天平被翘起的那一端。这一矛盾,历来存在于大城市和小城市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回到家乡”本身必须是因为被大城市排斥,在家乡寻求存在感;这反而意味着,既然城市之间资源分配和竞争机制存在差异,那么“回到家乡”,更应该是个人的主动选择。

  确然,社会多元化、选择丰富化下,一个人的选择也确应呈现出自由之态。而北漂者选择“回到家乡”,却恰恰是受制于选择单一。北漂者回到家乡赢得尊重,看起来是“理性选择”,然而实际上,却遗留着来自一线城市的排斥感和无奈。北漂者的乡愁该何去何从?表面上是自主选择,本质上却要依赖于现实纾解——何时,大城市的遴选和退出机制趋于合理,而“受人尊重”的乡村同时有发展机遇,能够吸纳北漂者回家。他们就不必忍受“应该回到家乡去”的尴尬。 王庆峰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