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权益保护仍任重道远 近日,互联网上一则关于城管执法人员“粗暴”对待女商贩的消息引发热议,除了指责执法行为的适当性,中国网民还将目光聚焦于女性权益保护问题。 “几名执法人员收拾一个带孩子的女人,动手动脚,太不像话。就算她违反规定,也可以用温和的手段解决,妇女权益在任何场合、环境下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网友Sarinha评论说。 不少网民担心,执法人员当着孩子的面对其母亲如此暴力,将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但愿仇恨的种子不会发育”。
内蒙古宏德律师事务所律师艾国平说,在中国,妇女儿童受法律特别保护。非经司法机关依法批准,并由司法机关执行,任何人、任何组织均无权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城管执法人员没有权力对他人人身采取任何强制性措施。 许多网民认为,此事发生于妇女节前夕,其折射出的如何有效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问题值得关注。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也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它被看做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 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法律、政策、经济、行政和教育等多种手段,维护和保障妇女权益,取得一定成效。 全国妇联2011年公布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显示,与2001年的调查相比,妇女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经济能力和家庭地位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 2012年,“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被写入中共十八大报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也开始实施。此外,反对家庭暴力法已完成立法立项论证,妇女权益保障状况进一步改善。 不过,专家认为,尽管近年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但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还处于不平衡状态,保障妇女权益、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仍面临较大挑战。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表明,目前,中国妇女权益保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在就业方面遭遇性别歧视,在婚姻生活中遭遇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等。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蒋永萍认为,中国妇女权益保护和社会地位提高的困难,主要来自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群体发展差距凸显等因素影响。 “还要完善促进性别平等的专门法律,加快制定男女就业机会平等、男女薪酬平等、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防治性骚扰等法令或规定。”蒋永萍说。(记者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