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电影《天下无贼》的经典台词。金华显然记住了这句“金科玉律”,他们专门设立了一个“招才局”,还特意拿出1亿元,打算招才引智。 和杭宁温这些省内的大城市比,金华的城市能级不够。这个统揽全市招贤纳士工作的“招才局”,正是金华“虎口夺食”的“奇招”。放眼全国,这种做法还是首创。 昨天上午,“金华市招才局”正式授牌成立。今后,去哪里找人才,什么样的政策和平台更能吸引人才来金华,这些问题就都交给这个部门去研究和落实了。
不给编制,不发工资 招才局是个虚拟的政府机构 如果你要像往常一样到政府大楼里去找这个机构,那你可要失望了,因为你根本找不到。 新成立的金华市招才局其实只是一个“虚拟”的政府机构,这个局没有办公室,也没有编制,甚至连工资都没有。在里面工作的人是在其他部门或单位有工作的,来招才局可以算是“兼职”,工资由原部门承担。 比如局长李雄伟,他的编制依然是金华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他领的还是原先的那份工资,只是工作任务更重了。 在陈一新看来,像招才局这样的“虚拟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 原先,有关人才的工作散落在人才办、教育局、科技局等各个部门,彼此的工作会有交叉,现在统一划归到招才局下面办公,就整合了行政资源,降低了行政成本。 另外,招才局还有选择地聘请退二线的领导干部为“招才专员”,并颁发聘书。 金华一中党委书记黄献航前不久刚刚接到文件准备“退二线”,昨天,他接过了招才局“招才专员”的聘书。 “这是我钦点的专员。”金华市委书记陈一新说,他看中的是黄献航在金华一中工作多年的经历,带过的学生有几千人,如今出色的校友在全国遍地开花,能量巨大。陈一新评价说,黄老师“桃李满天下”,就是聘请他当“招才专员”的理由。
好学校好医院,好水好空气 招才局靠的不只1亿元 人才能为金华带来什么?答案显而易见,金华去年引进4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他们带来的10项专利,新增税收8650万。 为了和杭宁温抢人才,金华今年打算拿出1亿元的专项资金。 同时,金华还在一步一个脚印,提升自己的城市软实力。比如要与上海11家排名靠前的大医院展开合作;与省内高校合作;结合浙师大就在金华的优势,考虑打造从幼儿园到大学15年一贯制学校等,将金华的教育医疗水平提上去。 而空气和水等环境上的先天优势就显得更关键了。“今后,人才会越来越看重水和空气。”陈一新说,“金华的自来水质量是全省11个地市中最好的,今后也要保持。空气也要做到最好的地市之一,全力打造宜居宜游的秀美金华。” 为此,陈一新建议市委市政府带头使用电动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下乡调研、市区走访都开电动汽车。
要高层次,也要草根 招才局的选才标准很灵活 根据金华市委组织部的数据,金华全市现有65万人才,其中高层次人才仅占3.3%;金华在研发投入方面的产出仅占全市GDP总量的1.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所以,有学历、有职称的人才,肯定是金华市招才局的目标。 除了这种高层次人才,没有学历、职称,但能力不菲的草根人才也是招才局的引进对象。 怎么判断哪些草根属于人才?陈一新现在有一个初步的设想,就是看看企业能给金华带来多少税收,税收增加的多,这个企业肯定有人才。 “比如税收达到多少,就给它评为一类企业,我每年给它10套房子、10个择校入学指标,这样不就留住人才了么?”陈一新鼓励招才局梳理政策,建立专项规划,解放思想,为金华赶超崛起吸引大量人才。(记者 张苗 傅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