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内幕>>>
“负债”带团
带一趟购物团,导游先交保证金、人头费,未出行导游便先“负债”
利润分成
导游兰薇说自己带的一些购物团,一般是旅行社、购物点、导游(包括开车师傅)按1:1:1分成
导游收入
导游王安说,她前段时间带了一个新马泰10日四飞游团队,每天从早到晚行程排满,“最终拿到手2000元左右。
制图 帅灵茜
最后的廉价旅游季,成为导游最后的疯狂敛财季。18日,成都商报报道了10月1日新《旅游法》实施前,最后一个月“超低价团”火爆,导游疯狂拉客购物的现象,引起了读者关注。日前,成都商报记者采访了多名资深导游,为您揭示导游行业的内幕。
新《旅游法》出台前,导游和旅行社之间并没有正式的员工聘用关系,只是一种临时性工作,利益则为分成的关系,“我们是边缘的,不属于任何机构。”一名资深导游说。
一趟购物团,导游先交保证金、人头费,未出行导游便先“负债”。导游收入要看游客的购买能力。在几乎纯粹靠购物返点的“低价团”“零负团”中,导游不得不一次次把游客拉进购物点,当然,不可能每个团都“给力”,很多时候是一种“赌博”。
领队感慨
带购物团 每次都是一个赌博
旅游行业内,不论出境游还是入境游,都有购物团与非购物团之分。
有着12年导游经验的小英是成都2.2万导游大军中的一员,3年前小英拿到了领队证,从带东南亚团起步,逐渐尝试欧洲游,间隔中也做省内各线路地接,“每年差不多带25个团,6成为购物团。”
“大多数旅游团都有购物。”据旅游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出境游以东南亚、港澳等线路的购物比较多,省内则以九黄、峨乐购物居多。
带购物团也成为导游收入的主要来源,小英说,在旅游行业,购物已是一种“明”规则,每条线路如何操作,每个购物点拿多少,每个参与者分成多少都在账面上。
从带购物团开始,导游的“负债”之旅也就随之启动,因为要交保证金,再交人头费。保证金根据距离长短等决定,交1000元至数万元不等。人头费按照参团游客数量,交几十到几百元不等。“保证金是购物团与非购物团都要交的,人头费是购物团独有的。交这些钱就是为了约束导游,怕发生事情导游突然跑了。”小英说。
在旅游行业混迹了10年的马领队感叹,“带购物团就是赌博,每次带团都是一次赌博,可能赢一大把,也可能输很惨。”带了近4年省内线路的导游兰薇说,一个20人的旅行团,如果每个人都不买东西或只买些小纪念品,那么导游这趟肯定亏得厉害;只要有几个人买了高价东西,导游这趟的收入就有了保障。“我身边有不少导游,一趟省内线路下来,亏几百块也是常见的。”兰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