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成都率先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家门口就能...

成都率先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9-18 10:10:51

《人民日报》昨日以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对成都率先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进行了报道。同时,又在当天的第12版上,对此进行了深度关注。本报今日一并予以转载,敬请关注。

人民日报成都9月16日电(记者袁新文王明峰)校外碧野环绕,校内绿树成荫。四川省新津县万和小学教室内电视、电脑、钢琴、电子白板、录播设备等一应俱全,更有一座崭新的独栋“报告厅”。校长何飞自豪地说:“这不是普通‘报告厅’,而是专门为开展远程教育建的录播室,师生通过网络就能和成都甚至英国的小学互动交流。”

“现在农村办学条件一点不比城区差。农村娃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记者近日在成都农村采访时看到,当地最漂亮的建筑大多是学校。特别是近几年新建改建的校舍,风格雅致,窗明几净,彻底改变了过去“土凳子,土台子,坐着一群土孩子”的状况。近10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累计投入近200亿元,对城乡中小学实施建设改造,同时加大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使全市学校办学条件悬殊差异得到根本扭转,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所辖区县全部达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城市。

除了加大投入力度,改革是成都教育巨变的内因。采访中,记者听到不少有关改革的“新鲜词儿”——

“县(区)管校用”

就是由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在城乡学校之间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此举打破了学校对教师的“一校所有制”,打破了教师“从一而终”的模式,让校长教师真正“流动”了起来,许多城市教师很自然地交流到农村学校。2012年,成都市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级干部交流任职389人,教师交流4759人,占应交流人数的16%。

“委托管理”

去年8月,青羊区金沙小学副校长郑劼彦成了蒲江县金钥匙学校掌门人。一个县区授权另一个县区的学校来管理本地学校,在教学、管理、人事、财务等方面全面负责。这是成都市大力推动名校进新区、园区、山区、灾区的一种创新。

“一对一”联盟

成都市组建义务教育名校集团52个,带动125所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快速发展。全市20个区县组建“一对一”的教育联盟,整体推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流动,225所较好学校与255所较薄弱学校跨区域结成兄弟式的“战略合作关系”。

“柔性流动”

怎样让男孩子们多点阳刚之气?温江区想出一招:安排小学男体育教师“柔性流动”到幼儿园参与教育教学。温江区教育局长周世刚告诉记者,孩子们对男教师由衷喜爱,“柔性流动”对孩子、对幼儿园、对幼小衔接,都很有意义。

这些“新词”推动成都教育发生悄然变革。全市教育发展水平已超越了“学有所教”阶段,正向着“学有良教”的更高目标迈进。

(原载《人民日报》2013年09月17日1版)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