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网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四川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四川将整合资源、强化引导,切实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力度。
据记者了解,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四川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编制出台了《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品“十二五”培育规划》及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子规划,并每年制定产业规划年度实施方案,引领产业发展。
在大力度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海林说:“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由省财政安排新兴产业专项资金20亿元,集中支持新兴产业重大产业化项目,推动新兴产业关键环节产品市场化、规模化。大力推进科技兴省战略,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启动科技成果转化"破墙行动","十二五"期间建设1500项成果转化项目,带动实现1.2万亿元以上产值。”
王海林表示,在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建立产业联盟方面,已成立了由长虹公司牵头,联合26家院企发起的四川省智能电视产业联盟;绵阳新晨动力机械牵头的A系列车用汽油发动机产业联盟等,打造形成多条产业生态链,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记者还了解到,在大规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方面,从去年以来,四川省财政安排资金近30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40个,总投资达到1170.1亿元,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952.3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比例达到1:41。
“目前,这批项目总体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519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64.4%;累计到位资金561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69.7%;14个项目顺利竣工,预计达产后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614亿元;培育的233个战略新兴产品有137个实现产业化,产值近500亿元。”王海林说。
王海林还表示,未来,为我省扩大产业优势、奠定在现代化格局中的地位提供有力的先导产业支撑,将继续抓好“做实产业投入”、“做优重点产品”、“做强龙头企业”、“做大创新基地”四个方面的工作;并力争到2015年,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努力建成国家重要的信息、软件、新能源、民用航空、新材料和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建设西部创新驱动高地、内陆开放合作高地提供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