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图书馆10年不拒乞丐引热议,记者聚焦成都图书馆开放情况
成都市图书馆,读者正在期刊阅览室阅读。
10年来,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而当乞丐越来越多,有市民无法接受,馆长褚树青说:“我无权拒绝他们来读书,但您有权离开”,“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图书馆可能是唯一可以消弭与富裕阶层之间在知识获取上鸿沟的重要机构”。那作为2012年“最爱读书的20座城市”之一的成都,图书馆的现状如何呢?
办卡超10万 车位难求
周五,记者来到位于文翁路口的成都市图书馆,一进馆首先面临的是车位难求。热心的门卫目测了几处才勉强找了个车位,一边轮子还需要骑上绿化带,阅览室的座位基本坐满。
成都市图书馆馆长胡建强介绍说,成都市图书馆是2003年10月搬进现在这个馆的。之前,成都市图书馆馆舍面积只有6642平方,藏书134万册,现在馆舍2万多平方米,藏书145万册。图书的丰富和环境的改善,吸引着不少人前来。目前,在成都市图书馆办借阅卡的人已经超过了10万人。
持续两周的成都图书馆调查发现,位子难求,在成都市的另几家图书馆同样存在。
成都市图书馆馆长胡建强说,成都市的公益图书馆完全免费,读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365天大门面向全社会,乞丐当然在此之列,只要文明着装文明阅读(当然包括不污损图书)都是来者不拒,所以他们无须制定是否允许乞丐入内的条款。办理借阅手续非常简单,身份证、暂住证、驾驶证都可以,只要不带书刊出馆甚至不用办理任何手续。
书籍+咖啡“悦读”体验
汪小姐几乎每天中午都会到街对面的锦江区图书馆“坐班”,她在青石桥财富中心大厦工作,中午有两个小时的午休时间。每天,吃过简单的午饭她就抱着电脑钻进图书馆,有时是在阅览室看书,有时干脆就进休闲阅读区点杯咖啡上网。
14年前,锦江区图书馆位于水津街44号,馆舍1020平方米,藏书10.94万册。“深藏陋巷,巷口破败不堪,老招牌被隐在一破旧的编织布后”。锦江区图书馆从水津街到九眼桥、从九眼桥到锦兴路再到烟袋巷,馆舍面积已经达4500平方米,藏书26万册。2012年的购书经费是150万,与1999年实际落实的2万元相比提高了75倍。
1楼到5楼,读者服务中心、报刊阅览、图书借阅、视听文献、电子阅读等一应俱全,每周定期播放大片的影视鉴赏室也是该馆的特色。临街的街景小屋是休闲阅读区,书籍+咖啡的休闲,给人以真正“悦读”的体验。虽然是周一上午,还是有几位年轻人在这里“蹭空调蹭WiFi”。工作人员介绍,进了图书馆的门,一切服务都是免费的,也包括休闲阅读区,当然点咖啡要自己掏腰包。
图书馆开讲堂
这种转变在其他图书馆也可以看到。
20岁的保安张天昊是成都市图书馆电子阅读区的常客,他直言,来图书馆最爱电子阅读区,可以免费享受大片。锦城讲堂是市图书馆的一个品牌,举办的“名家读名著”、“国学经典”、“父母大课堂”等持续火爆。记者想报当期的讲堂,被告知本期人数已满没有座位,下期预订请早。
据成都市图书馆馆长胡建强介绍,成都市图书馆是“市民身边24小时的图书馆”。成都市图书馆的电子存储量已经达到45TB,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25TB。为了迎接微阅读时代,成都市图书馆还推出了馆刊《喜阅》。如今成都市图书馆微博的粉丝已经有46000多名。(记者 刘建 摄影 陈羽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