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仅1人吃饭 老人不捧场 自贡省级养老站成...

仅1人吃饭 老人不捧场 自贡省级养老站成“空巢”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9-05 10:13:34

  

  大门紧闭、无人问津的日间照料中心。

  自贡蓆草田社区回应:养老站离省级标准有距离

  自贡贡井区蓆草田社区内,一个40多平方米的屋子大门紧锁,透过玻璃门,可以看到里面摆放着的健身器材,有的已经蒙上了灰尘……

  这是该社区的省级养老服务站的老年健身室。同样冷清的还有该站的日间照料中心,据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了解,长期来此吃饭的只有1个老人。

  暗访:日间养老服务站大门紧锁

  尽管自贡市社区养老站工作已经推行了三四年,但初具规模的养老服务站屈指可数,硬件设施匮乏,入住人数也和相关标准相去甚远。近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就此展开调查发现,自贡市贡井区蓆草田社区虽然成功创建了“省级”社区养老站,但实际运行却并不乐观,其照料的老人人数远远未“达标”。

  昨日上午10点左右,当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来到该养老站的老年健身室,却发现大门紧锁,透过玻璃门,能够看到,这个4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了四五件健身器材,部分器材上蒙着一层白灰。

  随后,记者来到紧靠贡井区福利院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同样发现,这个照料中心的卷帘门关闭着,门旁贴着“办公室、心理咨询室、阅览室”等一溜指示牌。到了中午吃饭时间,也未见前来就餐的老人。

  记者随机采访了蓆草田社区一位79岁的黄婆婆,她表示自己没听说过社区有养老服务站,但她表示不愿意去这些地方。“我现在还能自己做饭,实在做不动了就去子女家养老,轮流一家住一段时间。”而今年70多岁的李大娘则表示,她知道有社区服务站,但不是太了解。“究竟有没有人住,服务站提供些什么服务还不清楚。”

  现状:日间照料室只有一个老人

  据了解,蓆草田社区老龄化比较严重,总人口有60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22.4%。社区从2011年就建了养老服务站,并以“三无”老人、低保特困家庭中无自理能力的老人为服务重点。

  由于贡井区福利院属于社区辖区机构,社区养老服务站就借助福利院,建起了日间照料室,给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晚上老人回家住。据社区工作人员曾俊介绍,日间照料室是福利院在负责,社区主要是搭建一个平台,具体管理是他们在搞,其中为“三无”人员提供无偿服务,为低保户提供低偿服务。

  当记者来到福利院咨询昨日中午究竟有多少老人在日间照料室用餐时,福利院负责人却坦言:尽管进行了宣传,但这里还是冷冷清清的,长期来吃饭只有1个老人,很多人都来咨询过,但是没有真正来。

  社区:居家养老更受用服务站离省级标准有距离

  “蓆草田社区养老服务站主要是为社区的老人提供膳食供应,为有需求的老人可上门服务。”蓆草田社区主任林大明说,服务站还会为老年人提供洗澡、理发等个人服务,并免费进行健康咨询、测血压。

  林大明抱出了半人高的迎检材料说,去年9月份,该养老服务站迎接“省检”,并成功创建省级养老服务站示范社区。为了迎检,社区按要求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可以在里面娱乐、休息,也可以在里面吃饭,餐标为5元到8元不等。

  据林大明介绍,蓆草田社区的居家养老做得不错,有些老人家里人有事的时候,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就会上门帮忙买菜买米,提供服务。另外,社区开展的免费健康体检,也很受老年朋友们的欢迎,切实做了让他们受益的事。

  在《四川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标准》的规定中,共有45项规定,分别涉及组织保证、服务设施、服务网络等项目,总分达到90分以上才能申报四川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其中就要求日间照料室要配备空调设备、配备保健康复用房、网络室等,而这些记者在蓆草田社区都没有看到。

  按照创建要求,在“文体设施”一项要求有室外活动场所,社区总人口在15000人以下不低于200平方米,并有健身器材,而这对很多社区也是一个难以达到的硬性指标。林大明透露:为了迎检,该社区和福利院煞费苦心,福利院把4个门面收了回来,改造成日间照料室。

  “受经费和人手的制约,严格来说,我们离创建省级社区养老服务站的标准还有距离。”林大明说。

  民政:最大的困难是经费和人员

  昨日下午,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采访了贡井区民政局经办社会福利的负责人。该负责人介绍,贡井区雷公滩社区是贡井区第一批在2010年就创建省级养老服务的示范社区,当时创建标准是20多项,现在标准一年比一年高,达到45项,增加的主要是日间照料室和医疗服务这一块的要求。

  “创建之初要投入,社区想办法筹集,资源共享,创建成功后,省上拨款再完善。”该负责人称,创建主要是为了保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社区居家养老,家里老人行动不便,通过社区志愿者上门服务,可以提供买菜之类的服务等。而创建名额是省上给市上下达创建几个,市上就下达到区县,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根据省上的条件,很多社区实际都达不到要求。”

  “推进工作吃力,最大的困难是经费和人员,如果加大资金支持推进起来会好一些。”据他介绍,省上是在创建成功后,一次性拨款给社区改善条件,但目前蓆草田等社区的经费还没下拨到位。“日间照料室相当于老托所,现状是咨询的人多,但真正去的人比较少。”对话社区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如果按照四川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标准(90分以上才算合格)打分,你们社区能够打好多分?

  社区负责人:我们社区有一定条件,比如有医院,所以优先对养老服务站进行了申报(省级)。而按照省里要求,目前很多社区都达不到。如果按真实打分数,我们应该有85分左右。

  记者:服务站需要入住一定数量(老人),但现在看来明显不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社区负责人:之前一段时间,天气热,老年人出来活动少,很多老人不愿意为了一顿饭到日间照料站,他们更希望待在家里。但创建“省级”的时候,由于是免费体验,有很多人都愿意去照料站,可后来有偿服务了很多人就希望费用少点再去。

  记者:目前社区养老站人太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社区负责人: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还是硬件设施,(省)上面检查时要求设置15个床位,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标准)来,就验收合格了,但实际情况比较挤,老年人觉得不舒适,不愿意入住;而如果专门有一个大楼,设施好,收费又低,肯定大家都愿意。记者 宦小淮 孙懋林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