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省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城镇化,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做法,有的地方也走了不少弯路。借鉴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总结各地的探索实践,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唐利民建议,以“四个坚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区域主体功能,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按照因地制宜、分布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自愿基础上,重点推进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在城镇落户,引导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预期和选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
坚持合理布局,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用科学规划指导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划建设城际轨道交通、客运专线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构建四大城市群间快捷、方便、多向的交通运输通道网络。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对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和就业吸纳能力,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在加强自然环境、本地特色、文化历史等保护基础上,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发挥小城镇“承上”连接大城市,“启下”辐射周边农村地区的功能。
坚持产城融合,推进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的新型城镇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壮大,拓宽就业创业空间,把城市打造成创业乐园和创新摇篮,增强城市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大城市中心城区要加快“退二进三”步伐,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小城市要着力培育特色和支柱产业,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城镇地面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建设,解决好交通拥堵、环境恶化、暴雨内涝等城市问题,使城市生活更加和谐宜人。
坚持制度创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我们在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时,一方面要深化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好发挥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保障城乡居民受教育机会和信息获取条件的平等,改善基层教育条件和质量,加强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为提高农村居民素质和农业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记者 张立东 万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