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了其在14个区(市)县开展2013年家庭消费预期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近七成市民预期未来家庭消费将持续增长,医疗、保健、文化娱乐、通讯等有关提高生活品质的商品与服务有可能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消费增长
缘于消费环境改善和收入增加
当问及市民家庭消费总支出与去年相比的变化时, 68.4%的受访者表示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43%“预期增长10%以内”,18.4%“预期增长10%-20%”,7%“预期增长20%以上”。有25.5%的表明“消费基本持平”,尚有3.2%的“消费预期有所下降”。
有43.5%的受访者认为消费增长主要“在于消费政策和环境改善”,34.4%认为是“收入增加从而有条件改善生活”。虽然物价上涨对居民预期消费支出增长有重要影响,但随着消费政策和环境改善以及收入的增加,多数受访者仍有主动增加消费支出的意愿。
在未来市民消费的主要选择方面,集中在“子女教育”、“住房装修”、“结婚生育”及“购买汽车等大件消费品”,各占64.8%、13.2%、11.4%和10.6%。
在预期消费有所下降的市民中,有62.1%的受访者认为原因是“收入不稳定或减少”,13.8%和10.3%的原因分别是“无大额消费计划(旅游等)”和“购房还贷压力大、节约日常开支”。由此可见,“收入不稳定或减少”是部分居民家庭支出预期减少的主要原因。
68%的市民家庭
食品消费仍占主要地位
调查同时表明,68.04%的市民家庭消费中食品仍占据主要地位。48.51%的受访者认为食品消费将“增长10%以内”,15.21%的认为“增长10%-20%”,4.32%的认为“增长20%以上”。
50.82%的受访者预计家庭衣着类支出将增长;预计“家庭设备及服务类”、“交通类”、“教育类”、“医疗保健类”均有所增长的受访者占40%。预计“通信类”、“文化娱乐类”、“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会增长的受访者分别占37.78%、36.35%和34.33%。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各类商品、服务消费预期呈全面增长态势,医疗、保健、文化娱乐、通讯等有关提高生活品质的商品与服务有可能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成都日报 记者 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