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简单的4个字,却包含了民生保障的基本要素。民生无小事。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是市委、市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增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3万套(户);把肉菜溯源体系扩面提质,实现163家农贸市场肉菜追溯全覆盖……高标准的民生工程,正努力让全体市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关键词:住得舒适
今年是保障房竣工最多的一年
圆老百姓的“安居梦”,今年,成都还将新增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3万套(户)。其中,各类保障性住房2.2万套,改造城市棚户区8000户。记者了解到,为了让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群体,都能够享受到住房保障,今年,在新建的各类保障性住房中,廉租住房2000套、公共租赁住房12369套、经济适用住房5331套、限价商品住房2300套。目前,温江、崇州、青白江、龙泉驿等进展较快的地方项目已经开工,其他地方正在抓紧进行,项目整体进展顺利。
而在保障性住房大面积开工的基础上,今年我市也有一大批保障性住房建成并交付使用,这也让更多住房困难群体的“安居梦”近在咫尺。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是近年来我市保障性住房竣工最多的一年,据统计,将基本建成(含竣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35149套,其中保障性住房32649套、棚户区改造2500户,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圆“安居梦”。
据了解,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市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保障对象,采取租、售、补等保障形式,把城镇家庭年收入3万元、5万元、7万元和10万元以下的住房困难户,分别纳入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保障范围。同时,大力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向郊区(市)县及其乡镇延伸,近几年来,陆续把符合当地规定的廉租住房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均纳入廉租住房保障;针对进城务工人员,也相应纳入保障范围,使其无论定居在农村,还是外出在全市城镇务工,均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住房保障。
关键词:吃得安心
中心城区市场肉菜全部可溯源
用手持机就能读取蔬菜服务卡和猪肉芯片,农贸市场的溯源电子秤还能打印溯源小票……随着我市肉菜溯源体系的扩面提质,走上市民餐桌的肉类和菜品都有了明确“身份”,让大家吃得更安心。据了解,建设肉菜追溯体系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从流通领域入手,验明肉菜“正身”,建立市场倒逼机制,强化经营企业的责任意识和能力,促使其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据悉,自我市开始启动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以来,至2011年底,我市已经全面完成了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任务。按照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我市进行了全市流通环节二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2012年底,随着我市第二批113家农贸市场蔬菜流通追溯体系正常上线运行,我市中心城区163家农贸市场实现了肉菜追溯全覆盖。作为全国10个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我市在中期评估得分中排名第一。记者陈瑾李凌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