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9岁的蒋双全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成些。来自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道桥试验研究所的他,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目前是一名工程师,在单位主要从事公路的设计、检测和质量监控。此次作为二环路东半环中心试验室的一员,他和其他几名同事一道,负责整个东半环的底层道路质量监控。
昨天下午,当记者在二环路东半环70号桩位看到蒋双全时,他和业主单位的现场代表、施工单位中国十九冶集团项目部的总工正围着一个挖开的电力坑讨论着什么。原来,此次二环路底层道路要随着高架桥的建设同步进行改造,主线上的电力、自来水、天然气等管线早就已经迁改完毕;而昨天在开挖一处人行道时,居然意外地遭遇了一处不明电缆。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在现场马上看情况、说方案,用最快的效率把这个小意外给合理处理掉了。
作为中心试验室的一员,蒋双全的工作都是围绕“质量”在转。那么,中心试验室在二环路“双快”工程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常规的中心试验室是为满足建设项目现场施工质量管理需要,由施工单位或建设、监理单位设置的现场检测机构。相比常规的中心试验室,二环路东半环改造工程中心试验室的工作内容、深度和广度大幅增加,通过技术培训、标准试验、质量抽检、现场巡查、见证试验、技术咨询指导、施工过程技术监控、实体质量检测、数据汇总分析,担当二环路东半环改造工程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安全“卫士”,协助业主严格工程质量控制,建设高品质桥梁,全力将二环路东段打造成内在质量优良、外在形象美观、生态环境和谐、体现科技进步的精品工程。
“此次我们二环路东半环中心试验室一共分为了材料组、桥梁组、道路组,我属于道路组。在春节期间,道路组就我一个人值班,全程为东半环全段的底层道路建设服务。”蒋双全告诉记者。
在70号桩位现场解决了人行道电力线缆的问题后,蒋双全又沿着二环路内侧一路向西。他告诉记者,昨天下午80号桩位开始破除路面,他要到现场看看情况。“因为二环路底层道路在改造中对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进行了优化,所以位于80号桩位的一段高出现有地面的人行道就要进行破除,然后重新铺设。道路破除后,我要检测一下下面的路基情况怎样,假如情况较好,就不进行处置;假如有病害,就要进行处置之后再做上层。”
指着路中间的一处窨井盖,蒋双全告诉记者,此次二环路的底层道路将汲取三环路主车道整治中的成功经验,在窨井盖的四周加上加强井圈,然后再铺设沥青。“这样处置后的井盖不容易出现沉降、开裂等问题,市民将来行车在二环路的底层道路上,也就不会遇到沉降井盖的‘伏击’,造成颠簸,出现‘跳车’现象了。”
蒋双全告诉记者,目前二环路东半环的底层道路改造启动不久,动作还不大;等过了春节,随着高架桥上部结构吊装的全部完成,底层道路就会进入大规模的施工阶段。“到时候就会是最忙的时候了。新的工作面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比如路基是否需要换填,管线是否需要保护等等,都需要我们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技术方案。而施工单位是否领会了设计意图,是否按照技术要求做了,是否还需要进行指导……这些也是我们所要负责的。”蒋双全说,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通过和同事的工作,确保二环路底层道路的高品质以及耐久性。“二环路完工后,车流量和行车速度都会明显增加,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都需要加强。未来二环路底层道路应该拥有优良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平整、舒适、抗滑、降噪、抗车辙和视觉效果良好的路用性能。” (袁弘 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