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电子商品成热门年货 折射川人消费升级需求

电子商品成热门年货 折射川人消费升级需求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2-07 19:18:57

癸巳将至,年味渐浓。

过年当然要置办年货。年关是每个家庭集中添置物品、最乐意花钱的时段,也是商家们大把捞金的“幸福时光”。今年百姓的年货购物袋中有什么新变化?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政策相继退出后,对市场的影响如何?人们的消费意愿强不强?

节前,记者走进卖场,走进年货购物节,试图透过年货市场看需求变化。

今年年货购物节的交易情况,是市场变化的反映。

全省流通企业组织了800余类、2万个品种、近1000亿元商品投放春节市场,其中成都的年货市场供应量近100亿元。在1000亿元年货大盘中,家电、珠宝、电器、摄影摄像等电子产品占比达20%,明显高于往年。

省商务厅市运处负责人提供了这样一个数据:去年,四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西部省份率先突破万元大关。“万元是一个门槛。”该负责人认为,这表明川人消费正从量加速向质转变。

市场反应印证了上述判断。

记者春节前走访苏宁、国美等家电卖场发现,中高档电子商品成了今年热门年货。许多专柜的Ipadmini已卖断货。苏宁总部不久前发布的《节前礼品选购白皮书》显示,61.5%的受访者希望收到时尚电子礼品,这其中九成的受访者希望收到最新款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单反相机等。甚至有业内人士预计,今年春节电子礼品市场的商品单价将从往年的500-2000元,提升到2000-5000元。“家电市场并未因为国家补贴政策退出而遇冷。”苏宁市场部相关人士表示,高端、智能家电依然热销。

在王府井百货春熙店,多款高端儿童服装品牌,2月头一周的营业额较上周增长了50%以上。王府井市场部人士称,今年2月第一周商场销售额较去年同期翻番,根本原因是商场作了及时结构调整,品牌服装及食品、引进的国际二线品牌贡献率较大,“消费升级的需求已显现。”

网购年货成新时尚。截至2月5日,首届“天府网交会”已促成线上线下成交21.6亿元,销量远超预期。根据成交额居前几位的平台和企业看,与住房有关的建材家居、电器及电子产品、图书音像最受欢迎。记者 曾小清

春节看市场

今年年货购物节交易额同比增两成

为期半个月第十七届中国 (四川)新春年货购物节2月6日落下帷幕,交易总金额达20.1亿元,较上届提升了20%以上。

两盏灯,两种“命”,最直观反映了本届购物节名、优、特、新精品畅销,“大路货”遇冷的特点。

一盏原料是喜马拉雅山盐晶石的水晶灯,灯罩被精雕细琢成金字塔、海豚等形状,十分精致,还有负离子散播功能,最高价近5000元。“参展前还很忐忑,怕价高卖不出。”巴基斯坦商人法鲁克万万没想到,带来的上千件产品被抢去近8成。

而参展商刘忠礼带来的灯笼,每个价格仅30-80元,“去年租了一个摊位,卖了4万元;今年新增了一个摊位,却发现‘薄利多销’行不通了。”

组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本届年货节入场者达280万人次。国际贸易馆成交额首次突破2亿元,省内馆成交额达11.8亿元。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和各省市的优质名牌产品,占年货节销售总额的7成。

省供货商协会副秘书长张强一直在关注参会观众的购物袋。他发现,消费者品牌性选择性增强了,新品、精品、生态健康产品更受欢迎。(记者 曾小清 刘佳)

访

车市

百姓购买力升级汽车消费踩“油门”

灰色新款宝来,银色新款捷达,15分钟内,销售员于典带着一拨又一拨的客户,在两款车之间往返了6次。

2月5日下午2点40分,这位成都市蜀西路一汽大众4S店的销售“新手”还没来得及吃午饭。这的确是他从事汽车销售以来最忙的一段时间:去年平均4天能卖出一台;可从上个月起,进店客户较平日多出一倍,约2天就能售出一台。上午有老客户来提车,又有新客户下单,开票、验车……

在不远处的东风悦达起亚4S店,从业逾5年的销售“老手”钟龑杰这一天已经卖出了2辆车。与于典相比,他要从容很多。“从头一年10月到第二年春节,假期多、促销多,历来是车市‘旺季’。”钟龑杰说。

下午3点20分,于典总算找着空当,把外卖的鸡杂盖浇饭拿出来,开始享用第一顿正餐。没吃上10分钟,又有顾客进店,点名要看售价约11万元的手动挡宝来。于典忙不迭地放下碗,起身迎接。

这家店的销售总监王剑灵介绍,10余万元的家用车型最受青睐,销售最火爆。

“成都市民购车能力正在‘升级’。”四川省汽车工程营销委员会副秘书长张俨艺认为,目前成都市热销车型以小排量家用车为主,与往年有些不同,最好卖的车型已从10万元以下升级为10万元到15万元价位的车型。购车需求正从量向质转变。

晚上7点45分,钟龑杰从家里给记者打来电话,“下午又有个客户给了定金,明天来提车。”这是他今天卖出的第三辆车。记者 熊筱伟

卖场

豆浆机让位空气净化器意外走红

“这款好多钱?能不能过滤甲醛?”“1699元,可以啊,但没货了,只有样机。”

2月6日下午,成都伊藤洋华堂春熙店家电卖场,销售人员刘会芳忙着应付看空气净化器的顾客。“有时候一个人确实搞不赢,声音都涩了。”她告诉记者,春节本来就是小家电销售旺季,今年过年都不买豆浆机、酸奶机这些了,买空气净化器的特别多。

记者在成都的苏宁、国美等卖场也看到,买空气净化器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有效去除PM2.5”的标签十分抢眼,价格从七八百元到上万元不等,类型也五花八门,有负离子净化、静电吸附、臭氧净化、光催化净化等。

苏宁春熙路Expo超级店的飞利浦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其实前两周更火爆,“价格较高的反而卖得好,消费能力强的,健康意识也更强。”她拍着一款7999元的空气净化器说,“这款就早卖断货了”。

成都沙湾路市民徐芳的选择标准是“一两千块钱,能在卧室里用”。

空气净化器销售火爆,线下线上一个样。

京东商城的配送员窦光辉深有感触:“连着几天,每天都要送三四个,送得我都想哭。”空气净化器虽然不重,但包装和运输却要求精细,“不敢和其他货物捆在一起。”

记者从淘宝方面了解到,最近30天空气净化器的搜索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209.5%。今年元旦至2月5日,购买空气净化器最多的是北京,四川排第5位,成都也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五。夏普、飞利浦、松下位列销售三甲。记者 董世梅

书店

过年送书卡 实惠又时尚

2月5日晚8点,成都建设路轩客会·格调书店。

推开重重的玻璃门,一股“年”味扑面而来:“礼尚新年”、“爱在2013”、“大手牵小手,亲子共阅读”……一个个主题展台缤纷呈现。一楼的收银台排了六七个等着结账的消费者。

“销售额较平常至少增加了三四成。”收银员的话证实了记者所见非虚。

二楼的水吧座无虚席。面前一杯清茶,手捧一本《与书为徒》,戴着黑框眼镜的胡斌已在书店里泡了大半天。“哎呀,都8点多了,有了精神食粮,都忘了吃饭了。”胡斌是IT男,家在哈尔滨,前不久父母刚来过,过年就不回家了。平时工作很忙,就想在春节彻底放松一下,“与书为徒也是一种不错的过节方式嘛。”

2月6日,成都春熙路西西弗书店。在成都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王远正在为朋友准备生日礼物——一张300元的西西弗书卡。

家住成都市抚琴街道的刘琴也为上二年级的女儿买了5本中华名著,一共100多元。“知识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刘琴说道。

浓浓的书卷气息也在网上弥漫。

点开京东商城,拍下一本电子书,一共1399元。“这是给公公的过节礼物,一种柔性墨水屏电子书,不闪烁、不伤眼。”成都市民张静说。

新华文轩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是图书销售旺季,热销有两大类:针对学生市场的书籍;针对普通大众的休闲和时政热点类书籍。今年,一些品质较高的套系书籍非常热销。记者在现场看到,仅仅20多分钟,300多元的任祥的《传家》套系就销售了5套。记者 许静

声音

从年货市场变化看消费增长新动力

□李玉国(四川省居民消费研究会副理事长)

从年货市场的冷热变化,可以看到新的消费增长动力正在酝酿之中。

川人消费正由量向质转变,由温饱向享受转变,由吃和穿向住和行发展,由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预计未来以下三大变化会更加明显——以私人汽车为代表的交通消费,以移动通讯为代表的通讯信息消费,与住房相关的商品消费,以文化、教育、旅游为代表的精神文化消费等,将是增长最快的领域;更崇尚环保、品牌和个性化消费;继网购成为主流后,90后及老龄群体将成新的消费主体。

撬动内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镇化建设,积极培育网络、电话、电视购物等无店铺消费模式,完善信用消费的担保和保险制度,大力发展信息、文化、旅游、家政、培训、养老等服务消费。还需要国家再出台类似家电下乡、节能下乡等政策,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引导绿色消费、节能环保消费。记者 许静

调查

四川日报网在线调查显示——

买年货最大动力是让生活更舒适

今年您购置年货的预算是多少?主要买什么?消费的动力是什么?有哪些渠道?2月5日-6日,四川日报网对此展开在线调查。

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网友放开手脚购买年货,43.48%的网友年货花销预算是0.5万-1万元之间;5000元以下预算的不到四成;1万-3万元及3万元以上预算的均占8.7%。

在网友的年货“清单”中,购买食品和衣服的意愿最高,其次依次为文化及旅游消费产品、家电或电子产品、空气净化器等环保产品,还有部分网友准备买车。购买年货的最大动力,来自提高生活舒适性的需求,其次才是亲戚朋友聚会和送礼,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及促销力度大这两个原因追随其后,分列第三。说明让消费者“掏腰包”的决定因素,正从价格敏感度过渡到精神感受。

在购物方式上,4成网友将网购列为新年消费的首选。(记者 曾小清)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