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城生态区
由绕城高速两侧各500米范围及周边七大楔形地块内的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构成成都80多公里“绿环”,总面积133平方公里,涉及中心城区及二圈层11个区县“六湖” 在湖泊水系建设中,将依托江安河、清水河、府河、东风渠等现有水系,规划建设锦城湖、江安湖、金沙湖、安靖湖、北湖、青龙湖6个湖泊,湖面水域面积12.2平方公里“八区”
在“六湖”周边及成华区龙潭片区、锦江区三圣片区布局8片集中水生作物区,面积11.6平方公里,因地制宜栽种水生作物或保留水田形态。将与“六湖”同步实施、同步完成
未来五年,成都将依托现有水系,在环城生态区建设6个湖泊、8片水生作物区,将湖泊河道水系面积比例由7%提升到21%,依山造景、傍河成湖、连通水系、植绿增绿、完善配套,构建绿意盎然、水韵悠长,规模宏大、独具特色的大都市生态湖泊绿地系统……
近日,成都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快环城生态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力实施以生态湖泊湿地为重点的生态环境项目,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突出水源保护,构建开放、人文的亲水景观和滨水空间,打造“八十公里环城绿廊”。
1
关键词
80公里环城绿廊
湖泊河道水系面积比例升至21%
实施以生态湖泊湿地为重点的生态环境项目,突出水源保护,构建开放、人文的亲水景观和滨水空间,打造“八十公里环城绿廊”……
在近日下发的《意见》中,提出了环城生态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7年,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基本形成具备生态保护、城市防洪、水量调蓄、文化景观、休闲旅游、应急避难等多种功能的环城生态区,确保133平方公里生态用地总量。依托现有水系,在环城生态区建设6个湖泊、8片水生作物区,将湖泊河道水系面积比例由7%提升到21%,依山造景、傍河成湖、连通水系、植绿增绿、完善配套,构建绿意盎然、水韵悠长,规模宏大、独具特色的大都市生态湖泊绿地系统。
2
关键词
超20平方公里水质达标交通便捷
立足生态、绿水相融、公益亲民、文脉相承、发展持续是环城生态区五大基本原则,而在建设中,推进生态绿地建设、实施湖泊水系建设、加强水系连通和水环境整治、完善道路交通系统成为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在湖泊水系建设中,将依托江安河、清水河、府河、东风渠等现有水系,规划建设锦城湖、江安湖、金沙湖、安靖湖、北湖、青龙湖6个湖泊,湖面水域面积12.2平方公里;在“六湖”周边及成华区龙潭片区、锦江区三圣片区布局8片集中水生作物区,面积11.6平方公里,因地制宜栽种水生作物或保留水田形态简称“六湖八区”。
另外还包括梳理整治区域内河渠,连通湖泊和水生作物区,形成4.2平方公里的河道水系系统;加强环湖沿河水质监控、截污和水环境治理,确保水质达标;形成快速通达与慢行体验接驳的便捷交通系统等。
3
关键词
三年成湖、五年建成
锦城湖明年6月率先建成开放
生态湖泊水系工作按照“三年成湖、五年建成”计划推进。《意见》具体安排了从规划到实施建设各阶段时间表,今年年底前,启动“六湖八区”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2013年6月完成方案设计。
“六湖”中,目前已启动建设的锦城湖将于明年6月建成开放,江安湖明年启动、2015年建成开放,金沙湖今年底启动、2014年建成开放,安靖湖2014年汛期后启动、2016年建成开放,北湖2013年汛期后启动、2015年建成开放,青龙湖含与三圣水生作物区水系连通2013年底启动、2015年建成开放。“六湖”周边的“八区”和水系连通由区县负责同步实施、同步完成。
4
关键词
建设项目准入审查
严控建设项目容积率高度等
《意见》要求,以生态湖泊水系为核心,优化完善区域建设用地规划,优先布局湖泊水系配套设施建设用地。要优化区域城市设计,构建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城市空间形态。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严控建设项目临水退距、容积率、形态和高度。
凡进入环城生态区内的建设项目,必须报经市环城生态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准入审查。《意见》提出,项目建设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许可,按法定程序实施。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法排污、擅自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等行为,依法依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另外,成都将坚持市场化运作和公开公平原则,鼓励生态湖泊水系经营性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按规划实施建设,依法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