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2012中国(宜宾)白酒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据悉,主题为“舞动中国白酒金三角龙头,打造世界顶尖白酒基地”的2012中国(宜宾)白酒文化节将于本月18日—20日在宜宾举行。
自200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构想以来,各级政府和企业积极响应,成都水井坊文化遗存、五粮液产业园区、泸州酒业集中区、郎酒二郎镇酒文化与旅游区、沱牌舍得诗酒文化一条街等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如今,在川酒“六朵金花”的带领下,四川酒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打造中国白酒“波尔多”,四川白酒产业扬帆起航。
白酒历史,源远流长。传承数千年酿酒工艺,拥有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郎酒等拳头企业的四川,成为无可争议的中国酒谷。
12月6日,2012中国(宜宾)白酒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会议通报,主题为“舞动中国白酒金三角龙头,打造世界顶尖白酒基地”的2012中国(宜宾)白酒文化节将于本月18日-20日在宜宾举行,此外“白酒文化节”官方网站也将同步上线。
据了解,从2007年起,宜宾已连续四年举办“中国宜宾酒圣节”,2011年,将“中国宜宾酒圣节”更名为“中国白酒文化节”。而即将举办的2012白酒文化节,将在以往的基础上,举办精彩丰富的各类活动共17项。
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白酒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依傍长江而栖的四川,一直是我国白酒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
为了弘扬中国白酒文化,整合川南、川黔的白酒资源,早在200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便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构想,已经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专家考证,被誉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最佳酿酒纬度带”长江(宜宾—泸州)、岷江(宜宾段)、赤水河流域为核心区域,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
长江上游及赤水河流域,是我国最著名的美酒聚集地。而“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提出,不仅是一个地域空间概念,更是一个区域品牌概念。
从地域来看,区域内具有独特的水源、土壤、空气、微生物资源及原粮、窖池、技艺、洞藏优势;从品牌来看,四川酒业的“六朵金花”:五粮液集团、泸州老窖集团、剑南春集团、全兴集团、郎酒集团、沱牌集团均分布于此,贵州茅台酒也孕育于此。
打造“白酒金三角”,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四川胸有成竹。
2009年9月,四川省发布《四川工业“7+3”产业规划(2008—2020年)暨八大产业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将着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四川省将建设长江上游白酒制造基地,重点建设宜宾五粮液饮料食品工业园、绵竹剑南春工业集中发展区、泸州酒业工业集中发展区、沱牌生态工业园等产业园区,力争到2012年,将四川白酒打造成为千亿产业。
于是,2010年初,各级政府和企业便在《规划》的指导下积极行动起来。
2010年1月19日,四川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首个工程郎酒二郎镇名酒·名镇建设工程在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正式启动。同一时间,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南区建设项目、固态酿造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酒类产品交易中心等总投资45.92亿元的重大项目,也相继在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开工,泸州用行动展开了川酒产业联合跨越式发展的新蓝图。
毗邻泸州,同样在“白酒金三角”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宜宾也毫不示弱。
2011年7月28日,“中国白酒金三角·酒都宜宾·五粮液历史文化特色街区”酒圣广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9月16日,国内首家白酒现货交易所四川联合酒类交易所在宜宾挂牌成立,填补了国内白酒现货交易平台的空白;2012年9月17日,“2012(第18届)中国100品牌价值榜”在英国伦敦新鲜出炉,五粮液品牌价以659.19亿元再次蝉联100强第三名,连续18年稳居该榜单食品行业榜首。
短短四年时间,四川白酒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郎酒集团销售收入激增四倍,从2007年的仅21亿元跨越到2011年的突破百亿元大关,一举跻身川酒前三甲,成为中国高端白酒业界的一匹“黑马”;川酒“大亨”五粮液集团四年间销售收入也近乎翻番,从2007年的252.38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87.12亿元,品牌价值更是直逼700亿元。
自2007年以来,四川白酒产业连续4年保持年均36.5%以上的高速增长的大发展。2011年,四川白酒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478亿元,占全国白酒比重39%,完成千亿产业梦;产量309万千升,占全国的三成;33家白酒企业进入全国白酒企业百强,“六朵金花”全部进入全国20强。
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白酒产业总产量、主营收入和利税的增速分别达18.1%、21.9%、39.99%,营业收入和利税增速快于产量,表明我省白酒产业不再以数量和规模取胜,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在今年举办的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峰会上,正如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所说:“四川白酒金三角的超高速增长,既大力提振了白酒金三角的发展,也为四川经济在经历汶川大地震和金融危机双重冲击下最终划出一条"止滑提速巩固回升高位求进"的曲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川酒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四川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打造白酒“波尔多”,四川白酒产业的国际步伐
拥有5000余年历史的中国白酒,是世界上六大蒸馏酒之一。然而,在世界上提起蒸馏酒,中国白酒却远不如法国白兰地、苏格兰威士忌、俄罗斯伏特加出名,世界三大产酒区中也没有中国。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国白酒如何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国际知名酒品牌,成了“中国白酒金三角”能否跳起摸高,实现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共赢的关键一步。
其实,早在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思路提出之时,“国际化”就成了发展的关键词。
相关人士指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必须要有国际化的开放视野和市场化的发展理念,要将具有较强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凝结到地域品牌建设上,联合打造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品牌。五粮液集团负责人也表示:“这是一个多赢的竞争,是灵活的游戏,中国这么大的白酒市场,世界这么大的酒类市场,足够中国白酒金三角企业去发展。”于是,作为川酒的领航企业,今年5月,五粮液携旗下五粮液封坛酒、六和液、五粮春等产品参加“2011年第九届韩国首尔国际酒类展览会”,并举办“世界名酒五粮液相约首尔”品鉴会,让中国的白酒浓香侵袭首尔;8月,五粮液形象宣传片在“世界十字路口”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亮相,成为中国白酒业界首家在此展示品牌形象的企业;10月,五粮液与韩国乐天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就致力于共同开发世界名酒五粮液及其系列酒在韩国的市场达成共识。
无独有偶,积极探索“国际化”思路,迈出“国际化”步伐的,并非只有五粮液。四川酒业的其他成员也正在通过积极实践“请进来”和“走出去”,加快川酒产业的国际步伐。
今年5月28日,主题为“共建名酒产区、同塑世界品牌”的“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峰会”在泸州召开,28省(市、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齐聚泸州,达成《中国白酒金三角知识产权保护与协作泸州共识》,将共同助推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的打造与保护;5月30日,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暨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白酒金三角在资源整合、品牌推广、抱团营销等方面又新增一大促进力量。
而作为一场“有创意、有新意、国家级水准”的重大节会,即将举行的2012中国白酒文化节,无疑是我省白酒产业“请进来”的重要活动之一。据介绍,本届白酒文化节将举办多场商贸活动和大型文艺表演,旨在搭建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展示平台,吸引来自海内外的白酒企业前来参加,提升“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请进来”顺利开展的同时,四川白酒企业也在积极实践着“走出去”战略。同样是5月初夏,四川白酒的浓香溢满了欧洲大地。
5月下旬,由省经信委带队,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水井坊和沱牌曲酒川酒“六朵金花”企业共赴英国、法国和西班牙举行“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飘香欧洲”活动。据悉,代表团不仅出席了世界五大知名酒展之一的伦敦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还在伦敦与巴黎成功举办了“川酒飘香欧洲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推介会暨四川名酒品鉴活动”,并在英国、西班牙等地参观考察了世界顶级洋酒的生产工艺及流程。
“请进来”结合“走出去”,四川正通过一系列的特色活动,扩大“中国白酒金三角”这一区域品牌在亚洲、欧洲等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然而,想要真正打造一个国际知名的白酒“波尔多”,仅有“六朵金花”支撑,稍显后劲不足。正如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崔兆全指出,“在"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打造过程中,川酒一线品牌如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六朵金花"无疑成为川酒崛起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川酒板块的整体提升,还有赖于众多二线品牌的长足发展,成为对川酒产业整体发展的一个有力补充。”
有主有次,共同发展,既有一线品牌领头,又有二、三线品牌追逐,形成酒业竞相发展,联合向前之势,才是川酒抱团走进世界聚光灯的最佳思路。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如今四川酒业已经形成由“六朵金花”带头,丰谷、江口醇、小角楼等二线品牌,以及叙府、金潭玉液、红楼梦、华夏春、故宫液、竹海、君子、南福等三线品牌齐辉的良好势头,一线品牌市场份额稳中有进,二、三线品牌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在这些地方名酒及原酒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下,“中国白酒金三角”这一区域品牌将在扩大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形成稳定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拥有强大的后续推动力量。
在“6+N”的集群化发展格局的推动下,再造一个“千亿产业”,四川白酒产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