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泸县,乍暖还寒。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优美环境示范县如火如荼,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青龙药业产业园等大项目建设好戏连台,玉蟾温泉度假区、龙桥文化生态园建设风生水起……初冬时节,漫步泸县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热潮,展现出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
把握形势谋长远 奠立高端起点
今年是泸县新一届党委、政府的开局之年,县委、县政府密切关注形势变化,认真审视发展基础,重新确立“两化互动强县、文化旅游兴城、产业新村富民”发展战略,致力建设“川南经济强县、文化旅游新县”。
泸县不惜巨资,特聘毕路德国际、新加坡裕廊国际、海口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机构,高端设计文化旅游、新型城镇、产业园区、新村建设等规划,明晰蓝图,指明方向。实施“十大工程”,推进“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城乡统筹”,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深度挖掘龙文化、石刻文化、酒文化底蕴,打造震撼载体,构建精品环线,发展大文化、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
今年,编制了《泸县旅游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旅游新县建设的意见》,成功举办了首届四川泸县·龙文化宣传活动周,推出并启动玉蟾山综合体、南宋石刻一条街、县城湿地公园、龙桥文化生态园等文化旅游建设重点项目。
立足优势强特色 重构产业支撑
泸县审视现有优势和潜在优势,谨慎取舍,坚定选择,积极构建县域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力求在产业集聚、产业融合、产业延伸方面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建立了以白酒+医药、化工、新材料为主导的“1+3”工业产业体系。
在酒业方面,着力规划建设集酒类生产、创意策划、博览会展、文化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在药业方面,着力规划建设以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化妆品为重点的“泸州青龙医药产业园”;在化工方面,着力规划建设以精细化工和基础原料化工为主的临港经济园化工产业园;在新材料业方面,着力以玻璃纤维为纽带开发上下游产品,以德耀玻璃、福源玻璃、吉祥新型墙材厂等企业为依托,壮大国家扶持类新材料产业。
统筹大局抓重点 稳定经济增长
泸县积极对接重大机遇。围绕泸州“156”发展战略、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和“一城一区一角”建设等重大政策机遇,及时调整和完善城镇、交通、产业、国土等规划,积极融入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接续替代产业发展。1-9月,争取到位项目资金6.9亿元,预计全年到位7.5亿元、比上年增加1.3亿元。
泸县强化投资拉动。按照竣工投产、加快建设、争取开工、抓好前期“四个层次”,筛选确定涵盖基础设施、城镇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等领域的重点项目75个,计划投资362亿元、本年度投资33.4亿元。
泸县积极打造产业园区。以融入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为先决、以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为目标,规划了以城西工业园C区(白酒、医药产业园)、云龙新型包装材料工业园和太伏临港经济园。
泸县致力招大引强。今年,已先后在深圳、北京等地举办投资恳谈会、投资洽谈会,成功引进了联想集团、贵州茅台、天津泰达等重大投资项目8个,投资总额达到30亿元。
泸县积极培植骨干企业。今年,选择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看好、具备相当规模的28户企业作为培育对象,在贷款贴息、要素保障、税费解缴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企业扩张,鼓励企业升级,孕育行业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