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立法
量化节能
不同行业和系统的公共机构要按其特点制定包括水、电、煤、油、气等内容的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在公车管理方面要建立车辆油耗台账,执行百公里耗油分类控制标准,定期公布单车行使里程和耗油量,对油耗和维修保养费用实行单车核算。
监管平台
四川将逐步建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监测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公共机构内为远传水、电、气表安装数据采集器,把能源消耗情况实时记录下来,可以反映每天、每月用能多少,甚至可以具体反映每个房间、每层楼的用能情况。
11月19日,第116次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四川省〈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实施办法》(下称“办法”),对公共机构节能立法。昨日,记者从省政府机关事务局了解到,该办法的草案送审稿提出,四川将逐步建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监测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实时监测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状况。
省直机关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办法’将以省政府令的形式公布施行。这意味着相关的节能条款不再只是部门内部的规章制度,而升格成为法律法规,它具备对公共机构节能的强制性约束能力。”
逐步推进
能耗定额标准
除了对办公楼3楼(含)以下停开电梯,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等指标进行立法以外,记者留意到,此次出台的“办法”还在量化节能方面,提出了如执行节能目标管理、制定能源消耗定额、进行能源审计、建立车辆油耗台账等不少要求。
根据“办法”,县级以上政府应将节能目标和指标分解落实到本级公共机构,公共机构应当结合本单位用能特点和上一年度用能状况,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将纳入对公共机构及其负责人的考核。与此同时,不同行业和系统的公共机构要按其特点制定包括水、电、煤、油、气等内容的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要根据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
在公车管理方面,“办法”要求公共机构建立车辆油耗台账,执行百公里耗油分类控制标准,定期公布单车行驶里程和耗油量,对油耗和维修保养费用实行单车核算。并提出公共机构应进行能源审计,并对能源消耗量大的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的公共机构进行重点能源审计。
既然提出了一系列量化节能要求,那是否设立统一的量化指标?针对这一系列疑问,省直机关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做出回应。
该负责人坦言,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目前还存在一定难度,今年定多少,人均应消耗多少……目前这些指标的制定还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能源消耗定额的科学制定,需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根据气候、温度、建筑节能效果进行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确定相对的定额,并不能‘一刀切’。而现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才刚刚起步,缺乏相关的基础数据,这仍需逐步推进。”
逐步建立
能耗监管平台
既然如此,四川下一步要如何如何对公共机构能耗进行数据统计,又对节能结果进行监管?“办法”显示,省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建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监测信息化管理平台,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定期统计并通报全省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状况。
“具体来说,建立能源消耗实时监管平台,就是在公共机构内为远传水、电、气表安装数据采集器,把能源消耗情况实时记录下来,建成以后,可以反映每天、每月用能多少,甚至可以具体反映每个房间、每层楼的用能情况。”该负责人解释道。
他告诉记者,省直机关早在一年多前就提出了建立节能监管平台的想法,计划应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建立一个包括网络媒介、数据接收、数据储存、能源审计、能源监测等软硬件的公共机构能源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但目前因为受限于资金投入,还没有进入试点阶段。”
如何破解节能改造资金难题?“2008年国家颁布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后,每个省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细化,此次四川出台的办法比国家颁发的条例有所增加的,就是在经费保障上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加大对公共机构节能改造的资金投入,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经费纳入同级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的综合预算。” 成都商报记者 张疏桐
昨日,在成都市质监局质量法制专题讲座上,专家对《成都市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解读,“十二五”期间,成都将搭建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利用该平台发布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加强对企业的信用管理。
同时,全国首个整合质监系统检验检测的“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服务中心”也将在2015年前完成,届时企业或市民可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一体化”服务。
质量信用
成都将建信息平台评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
产品质量失信
企业要进“黑名单”
据了解,2015年以前,成都将搭建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以物品编码为溯源手段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推动行业质量信用建设,实现银行、商务、海关、税务、工商、质监、工业、农业、保险、统计等多部门质量信用信息互通与共享。“组织机构代码、物品编码可以说是商品的‘身份证号码’,在此基础上通过“成都信用网”等平台发布。”成都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利用该平台,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完善企业质量诚信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评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实行分级分类监管。通过该平台,企业的质量记录只需在平台上查询,质监等部门的记录就将显示出来。
质检整合
成都将建全国首个整合质监系统检验检测项目
有啥质检需求
这个中心都能满足
据了解,截至目前成都拥有14个国家级质量监测中心,取得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的公共检测机构21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具备15大类1.1万种参数的检验检测能力。不过长期以来质监系统各检验检测机构较为分散,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成都将建设一体化的质检中心,全面启动并完成“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服务中心”项目。
该项目将集质检、特种设备检测、计量、培训等功能,建成整合质监系统各类检测平台的服务中心。“这在全国也是首个,企业或市民通过该中心可以享受‘一体化’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该负责人说,目前项目已进入筹备阶段,将选址双流,估计净占地面积将达17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