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时,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哪些国际大都市?也许在不久之后的2050年,或者更为接近的未来,你知道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名单里,将会有中国成都。
12月16日,成都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会召开。会上提出,未来成都将按照“三步走”计划,塑造8大消费场景,全力打造全球向往的品尚创新中心、品质服务中心、品味生活中心,加快建成充分体现天府文化特色和国际时尚魅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成都,自古因商而立、因商而兴。经商是根植在成都人骨子里的天赋,“消费基因”更是让成都一直雄踞西南商贸之都名号。着眼当下,2018年我国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达76.2%,建设消费型社会已是大势所趋。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大城崛起的时代风口,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成都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初心坚守,更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路径的成都作为。
精心谋划率先布局,成都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下好“先手棋”。2019年10月,商务部提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多个城市迅速响应,成都在列。更早之前,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在全国率先谋划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18年1月,在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上,成都提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同年8月,《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行动计划》正式印发,提出将成都建设成为特色彰显、世界知名的国际消费城市……直至成都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会召开,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愿景和路径越发清晰。
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成都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消费潜力是基础。作为衡量城市消费力的重要参考指标,2016年-2018年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上升。2019年前三季度,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9.1亿元,同比增长9.7%。2019年1月至10月,成都实现网络交易额20700.43亿元,同比增长9.67%。实物网上销售增势强劲,成都消费潜力由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成都市先后出台《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举措,突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供给催生新的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发展“两店”经济,成都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活力与温度。“两店”经济是观察城市消费活力和消费温度的重要窗口,发展城市首店彰显“国际范儿”,培育特色小店则为了更好传承“成都味儿”。2019年4月,成都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1年,每年新落户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品牌店、旗舰店、体验店等各类品牌首店超过200个、发展特色小店超过300个,其中引进国际首店及世界品牌100个”的发展目标。2019年1月至10月,成都新落户各类品牌首店405家,其中全球首店4家、全国首店42家,首店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城市在吸引首店的同时,首店也在选择城市。由“两店”带来的品牌“集聚效应”,有效提升了成都城市商业的全球号召力。
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成都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积蓄新动能。作为城市功能转换的新兴时空场域,培育夜经济消费新场景有助于延长经济活动时间,扩容服务业体量,形成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良性循环。2019年9月,《关于发展全市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根据《实施意见》,成都将精心打造100个夜间经济示范点位,塑造一批夜间旅游、学习、购物、餐饮和风情街区等消费场景。
夜间经济囊括美食、文旅等重要消费业态,作为全球21个必去旅游目的地(由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之一,成都旅游消费需求强劲。培育新型消费发展载体,建设提升商圈数量、大型购物中心数量以及离退境商店数量,是成都适应城市人口分布新格局、满足“新成都人”和外来旅游人员消费需求的现实选择。从目前初步建成的夜间商圈体系来看,成都的夜经济发展已不再是简单的点状商业分布,层级丰富的夜间消费场景,正在成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新引擎。
把握新时代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与全市人民一道协力演绎创造美好生活、服务民族复兴的城市梦想,成都未来可期。(制图:包雨刚、蔡霈霜)